江口镇干群携手在水质提升攻坚战中担当作为

  • 湄洲日报  

河畅、水清、岸绿,江口镇治水成效显著。

前面村村委会主任黄金堂带头光着膀子下河清障。

□本报记者 蔡玲 通讯员 林亦霞 文/图

碧水含情将“绿”绕,青山带笑送“金”来。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即将进入9月,距离立下打好打赢三大攻坚战“军令状”任务时间已过半,全民治水、全力以赴的浓厚氛围仍在不断加强。在涵江区江口镇,全镇上下凝心聚力,抓住攻坚机遇,打出水环境综合治理“组合拳”,奏响水质提升攻坚战的“前进曲”。

■落实机制促整治

万物因水而生,百业得水而成。打赢水质提升攻坚战,面对千家万户,事关发展长远,是党的重托和群众的期盼。

江口镇地处萩芦溪下游,是涵江区的平原大镇,人口众多,河网密布,情况复杂,水质提升任务重、困难多。江口镇党委书记曾曙光说:“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水质提升攻坚战虽是苦战硬战,但却是必胜之战。”

江口镇发挥党委核心领导作用,坚持走“群众路线”,以决胜之姿和严实之态全力以赴开展攻坚。全面推行“一图(百日攻坚作战图)、一表(百日攻坚责任河长公示表)、一方案(水质提升攻坚方案)”攻坚模式,对萩芦溪江口段、五星河、石庭河、三叉溪及13个村河网,共计44.9公里的河网制定作战图,全流域公示责任河长,突出以水质提升为考核标准,制定水质提升攻坚方案,明确节点安排和攻坚任务,做到节点清楚、任务清楚、要求清楚。

依照有堵有疏、有拆有建的“四有”思路,江口镇建立了“一队(党员突击队)、两会(早调度会、晚汇报会)、三查(日常巡查、工作督查、责任倒查)”的落实机制,对各类问题实行台账管理、对账销号,做到处置不过夜。

该镇全面落实镇村两级河长巡河制度,通过网格化巡查、实时管理、联动处置,对全镇河网进行全天候监管。针对排污口发现难、整治慢、反弹易等问题,成立了2支专门巡查队伍,一支负责查,另一支则负责堵。前查后堵,职责明确,互为监督,互相牵制,日巡河里程达160多公里,以最密的巡查和最快的封堵,杜绝“查而不见、见而不堵、堵而不久”的情况,实现最佳整治效果。自百日攻坚以来,该镇共封堵1070个排污口、纳管186条、清障26939米、清淤85532立方米。

江口镇村庄建设条件好,常住人口则较分散。结合全镇各村(社区)特点,该镇全面推行“化粪池三格分解、污水管网集中收集、氧化塘沉淀净化”农村污水最佳治理模式,以观赏荷花池作为各村三格式工程的最后一站,在确保水质的同时,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双统一。截至目前,该镇已实现三格式化粪池27个村落全覆盖,共安装了4374个三格式化粪池,铺设管道10874米。水质提升攻坚战初见成效,萩芦溪江口国控断面水质已提升至Ⅱ类。

■党员带头冲在前

担当有为是新时代党员干部的奋斗底色,直接决定着事业的成败。

市委“百日攻坚打硬仗、强化责任勇担当”的号召发出后,江口镇立即响应,以雷霆之势,迅速出击,狠抓落实,组织举办镇、村干部专题业务培训班,并开展了“打赢水质提升攻坚战,我是党员我带头”主题活动,划区包片、挂图作战,镇村干部齐上阵,党员带头冲在前,带动党员群众投工投劳600多人次。

夏季是水浮莲繁衍能力最强的季节。在前面村河岸边,密密麻麻的水浮莲一度占据大半个河道,俨然成了一个“绿茵场”。“帮我递一把耙子或是镰刀,然后再推一辆推车到岸边来!”连日来,十几名镇、村干部齐心协力开展水环境整治行动。连任三届的该村村委会主任黄金堂带队,脱掉上衣光着膀子跳入河中。他双手用力拉扯着水浮莲,不一会儿,汗水便如雨下。他清理出一条水道后,工人们才能撑着小竹筏下水作业。他说:“农村沟渠往往是水浮莲滋生、治理的盲区。水浮莲漂浮难以固定,加上其生命周期短,枯死后不及时清理不仅影响水系畅通,还会污染水源。河道治理,解决水浮莲是当务之急。”

由于该村通向河道的道路较为狭窄,一些大型机械无法进场,镇、村干部只能用推车进行清运,一天清理水浮莲、杂物等300多平方米。大家挥锄头、举铁铲、推车子、运淤泥……共同为美丽家园作贡献。

原本,江口镇海星村的河网水体黑臭,水面杂草、漂浮物多,河道两岸有搭瓜棚、盖鸡鸭舍、违章建房等情况,河面变得越来越狭窄,有些河段还出现了断头现象。该村新上任的党支部书记吴彬,已连续驻扎在河道整治现场1个多月了。他组织村干部和群众一起清淤1000多米,打捞面积达7000多平方米,清理鸡鸭舍2处,拆除违章建筑6处220平方米,铺设污水管道500多米,新建三格式化粪池4处10个。经过整治,海星村的河网恢复了以往河畅水清的景象,受到群众点赞。

撸起袖子干,换上跑鞋冲。江口镇的水质提升攻坚工作做到了“心中有数、手中有招、统一管理、按单推进”,且强调“没有与水质提升攻坚战无关的人和事”的底线原则,明确将水质提升攻坚战推进情况作为党员干部、村级组织履职实绩的重要内容,与评优评先、绩效差异化管理等直接挂钩,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今年,该镇已有2名干部因对包片内河道整治工作落实不到位被问责。

■全民参与开新局

水质提升攻坚战是一场全民参与的战役。江口镇坚持品牌示范带动,统筹各方力量,放大优势资源,生发攻坚势头。突出发挥蒜溪中心村党委“老典型”的新作用,推广“党建好、规划好、生态好”的乡村振兴新模式,为水质提升、环境改善、生态发展提供良好范本。此外,该镇从离退休干部、村干部和“两代表一委员”中,公开选聘24名河道巡河员,建立起一支河道巡河员队伍,为构建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水环境守住根本。

针对水质提升攻坚任务重、时间紧等困难,8月初,江口镇率先推行民间河长制,从宫庙董事会、企业家、华侨等社会各界热心人士中,公开招募、聘任了79名“民间河长”,并设立“民间河长”公示牌44处,募集资金80多万元。民间环保志愿者和政府河长制形成协作机制,共同治水护水,形成“人人参与河道管护、河流管护成果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

曾曙光说,“民间河长”是河道保护的倡导者,从约束自己的行为做起,积极倡导“垃圾不下河、文明在手中”,引导群众参与目前全镇正在开展的农村污水三格式化粪池改造中来,让爱河护河的环保理念深入人心。同时,“民间河长”也是河道管理的监督员,应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劝阻沿河乱扔垃圾、乱排污水等污染河道生态环境的不文明行为。对“民间河长”发现的河道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各村(社区)与相关部门及时对接,要求限期进行整改,协助搭建起政府与社会、群众的沟通桥梁,做到全镇覆盖、全域治理、全员发动、全民参与,凝聚起三大攻坚战最强合力。

立制度、定期限、抓落实,江口治水成效显著。然而,治水之道只有起点没有终点。通过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不久后,这里的山将变得更青,水变得更清。家园变美了,乡愁也会变得更浓了。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