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雅清净佛门地——探访千年古刹囊山寺

  • 湄洲日报  
囊山森林公园广场一角。

周末,驱车沿着荔涵大道,来到坐落于涵江区江口镇囊山村的名胜景地--囊山慈寿寺,只见山麓古建筑群错落有致,古色古香,寺院环境优美,背靠囊山,峰顶山峦重叠,累列如莲瓣,故有“古囊峢巘”之称,为“莆田二十四景”之一。许多市民或携伴而行,或静听解说,正惬意享受着朝圣和游览圣地的温婉和静雅。

初至囊山脚下,映入眼帘的便是山门前风光秀美的森林公园,园内处处呈现佛教文化内涵,不少游客流连期间拍照留念。囊山森林公园是我市“五山公园之一”, 按照“保持原生态、不大拆大建、显山露水”的要求,于闹市中开辟出一片生态田园净土,打造国家4A级旅游景区。该项目总投资1.9亿元,分二期实施,目前一期工程“一园两道”已全面竣工,通往囊山森林公园的礼佛大道和囊山村道年前已贯通实现通车。

置身于占地面积约105亩的佛教文化园,但见偌大的梵音广场和弘愿广场上,佛塔、佛灯、树池等景致与雕塑相协调,既规整肃穆,又幽雅清净。徜徉在面积近1万平方米的濯心湖,信步游憩于曲桥、湖心岛、亲水平台、渡人码头等景点,让人感觉宁心静气。蜿蜒的园路、禅意墙、虎溪瀑布、亭台长廊……别具特色的建筑与周边绿化相融合,增加了佛教文化内涵,漫步其间,顿觉六根清净,是悟佛理、修禅心的好去处。

顺着园路拾阶而上,乍看寺庙布局,与莆田诸名刹基本相同,主要建筑物坐落在中轴线上,依势而建,自下而上,有山门、佛殿、大雄宝殿等六进。然而,仔细留心便会发现,原来囊山寺大有来历。

据悉,寺庙创建于唐僖宗乾符三年(876年),是福建省著名古刹,在东南亚佛教界也有一定影响。1983年,囊山慈寿寺被国务院列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踏进巍峨壮观的山门,上面醒目的“囊山慈寿寺”题额便映入眼帘。绕过放生池再登阶上去,便是寺的主要建筑大雄宝殿,殿前有副石柱楹联:“伏虎初兴慈寿寺”“敲鱼重振古囊山”,颇有由来。

“这副楹联反映寺的兴建始末。”一位随行的导游介绍说,开山祖师妙应禅师出家后法名涅槃,因他出行时有两只驯虎跟随,人称“伏虎祖师”,上联所指的便是他,故囊山寺初名“伏虎庵”,后改名“延福院”。僖宗光启二年(886年),闽王王审知皈依妙应法师,为祝其母亲寿诞,遂将寺院扩建,并奏请朝廷,赐名“慈寿禅寺”。唐光启二年(886年),闽王王审知把其改名为“慈寿寺”,俗称囊山寺。据悉,囊山慈寿寺历代都有重兴,清光绪年间,住持通源法师手敲木鱼,四处募化,重修了大雄宝殿,故有“敲鱼重振古囊山”之联名。

继续前行,便可参观寺内珍贵的文物古迹:有相传唐代妙应祖师用竹杖题写的“虎石”石刻、唐妙应大师塔半截塔铭碑石、晋八高龄的妙应祖师躬领众僧挖的“唐井”、明铸造饭大鼎等,令人大饱眼福。游客梁晴感叹道:“巡着文物古迹的踪影,我们依稀可见寺庙年代的兴盛繁荣,感受千年古刹深厚的底蕴和文化,受益良多。”

出了囊山寺,趁着游兴,还可以到周边的九峰村古厝、九莲岩景区、天元岩景区、九莲山庄等名胜古迹游览一番。沿着九莲岩登山步道,但见山路蜿蜒而上,清新的山野,更有翠竹、丛林、闲亭、山寺等,许多市民或一家老小或三五好友,陆续前来此处登山。登山路上,大家或聊天,或听音乐,或欣赏美景,有的拍照留念,有的静坐小憩,有的舒展筋骨,在夕阳的照射下,满是一派惬意舒心景象。俯瞰山下,眼前南北洋平原的村庄、沟渠、田畴和城涵两地高楼大厦历历在目,是一幅很美的天然如墨鱼图;放眼望去,兴化湾外海天一色,风光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 朱秀花 林亦霞/文 方舟/图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