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货”闯市场

  • 湄洲日报  
 
图为林清正在制作麦芽糖。

“吃来吃去,还是山里货有味道。”昨天,家住三信花园的王起钢说,上周末他特地和朋友一起开车到涵江区白沙镇购买白粿、方糕等山里特产。

在过去的印象中,山里货就是“土货”,是上不了台面的,殊不知,如今的山里货早已洋气闯市场。这几年,手工线面、山鸡、土猪、豆腐皮、白粿、方糕等农产品,已经成了不少城里人的香饽饽。每逢周末,一拨接一拨的城里人,都会驾车到大洋、白沙等山区选购农产品。而这,也成了山区村民的收入来源之一。

大洋乡74岁的林金根告诉记者,家里每年都会种植大米。路好了,来游玩的游客与日俱增,村民手里的农产品也变得越来越吃香。“我们家上千斤的冬季大米去年底就卖光了。剩下的5斤黄豆,本想留着自己吃,可前几天被游客买走了。”林金根说,一年下来,每家每户销售地瓜、枇杷、蔬菜、大米等土特产,至少能增加几千元的收入。

除了“散户”,还有不少村民将山里货做出了大市场。在大洋乡兔洋村,林清正在忙着制作手工麦芽糖,这就是有名的“林一地”麦芽糖。2013年,大洋林氏麦芽糖制作技艺被评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林清说,麦芽糖的制作技艺从清朝光绪年间就开始一代代传承下来了,到他和弟弟林源这里已经是第五代了。生于新时代的林清和林源兄弟二人接过“衣钵”,不仅传承了古法技艺,新时代赋予的新思维也令他们不断求索,让这项传统技艺焕发新的生机。

林清表示,其祖父林一地早年在莆田各地走村串户叫卖麦芽糖,为了纪念爷爷,两兄弟注册了“林一地”麦芽糖品牌。如今林清在市区开了多家专销农产品的门店,自产自销自家的麦芽糖,还搭建微信平台,与多家高端水果店合作销售。

白粿,是莆田传统的美食。涵江白沙戴氏白粿因做法独特、口味纯正而久负盛名,其制作技艺列入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该非遗项目的传承人、60多岁的戴汉权20岁时从父亲手上接手家族传统的白粿制作工艺,至今已经40多年了。

戴汉权表示,戴氏白粿至今已传承7代,已有两百年的历史,至今都是用古法纯手工制成,用优质粳米制作,经泡、碾、压等多道工序完成。山里白粿有嚼劲,大家都爱吃,这几年,来他店里买白粿的人越来越多,有的还带到外地去。他每天早上3点半就要起床开门备货给各商贩,白天和家人一起赶工制作,直到晚上七八点才结束。平常每天要煮300斤大米,1斤大米可做成1.45斤白粿,遇到节日,如清明、冬至等,一天可以卖出2000多斤白粿。就连大年三十晚上,也有人来排队取货。一年当中,他只有正月初一和初二才停工休息。

生长于一方青山绿水间的生态农产品,犹如散布于大山里的珍珠,熠熠生辉。随着互联网从城市渗透到农村的千家万户,拥有低成本、高效率、跨时空界限等优势的电子商务,开始成为农产品销售的第二条路。

打开淘宝网店,搜索“莆田特产”,莆田马糕、桂圆干、白粿、枫亭糕、米粉、豆皮等农产品映入眼帘。打开其中一家售卖枫亭糕的店铺,重600克的原味枫亭糕售价15元,月销售100多单。而销售量最多的是桂圆干、米粉等农产品,最多的一个月销售500多单,好评达一万多个。

文化丰富了土特产的内涵,成为土特产走俏市场的卖点,赋予文化的农产品才能飘出“深巷子”。在华亭镇涧口村,原本用粗糙纸盒包装的手工线面,穿上了精致的牛皮纸外衣,做成了2.5公斤一盒的伴手礼;原本摆在货摊上称斤论两零散出售的桂圆干,装进了携带方便的食品罐,摆在办公桌上,有空时来一颗……这些农产品,都经过壕鲜生的包装。

壕鲜生的负责人陈戎表示,把富有乡土气息的农产品品牌推向网销大市场,需要充分挖掘莆仙历史,让每份农特产品都有故事、有文化、有乡愁,最终实现附加值提升。他创办了壕鲜生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一方面通过微商城平台销售全国各地生鲜水果,另一方面努力把莆田本地优质农副产品接入电商平台,赋予土特产全新的品牌形象。如今,壕鲜生又承办了莆田惠农电商中心,既服务了农村创业青年,又在培育一颗颗新的乡土创业种子,他相信,莆田的“土货”一定能洋气闯出大市场。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