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牡蛎”打响品牌战略

  • 湄洲日报  

 

3月20日,由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和市海洋与渔业协会联合申报的“莆田牡蛎”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通过审核,“莆田牡蛎”成为继“南日鲍”“莆田红毛菜”后我市第3个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的水产品。“莆田牡蛎”为何能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养殖情况以及产业链如何?连日来,记者就此进行探访。

“莆田牡蛎”味极鲜美,营养丰富,含有较多的锌和钙,具有滋阴潜阳、镇惊安神等功效,价格实惠,已成为广大百姓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佳肴。

根据莆田市志记载,早在北宋年间,朝廷名臣仙游人蔡襄1058年知泉州任上,续建并完成泉州万安渡海港大石桥(洛阳桥)工程时,曾提倡种蛎以固滨海桥墩的石基;南宋时,兴化军的蛎房已名闻朝廷;清末,仙游人创立条石6万多条,养蛎规模甚巨;莆田县志记载:牡蛎俗称蚮,为县内传统养殖主要品种之一。产地分布在湄洲、忠门、东庄、埭头、北高、灵川、江口等地区,多在海滩垒石养殖。

“莆田牡蛎渊源悠久,目前已成为我市的主要海水养殖品种。”市水技站站长黄建辉介绍,“莆田牡蛎”的总产量占全市海水养殖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左右,以散户养殖为主,在福建省内,莆田的养殖量最大。

黄建辉介绍,1963年由莆田县水产局牵头,在江口发展条石牡蛎养殖100亩,亩产达到300公斤,江口成为莆田县牡蛎主要产区之一;1979年以后,莆田县水产局在忠门镇乌垞村进行深水养蛎试验,在低潮区下部养殖3亩,亩产400公斤,并对传统牡蛎条石养殖进行改革,推广吊养牡蛎,使单位面积产量提高3-4倍;1981年吊养牡蛎养殖法获得省水产科技二等奖,农牧渔业部技术改进二等奖;1990年,莆田县推广8000亩为全省之最; 1993年莆田市水产局科技人员承担农业部《牡蛎大面积养殖高产高效技术》丰收计划项目,推广高产高效牡蛎养殖1300公顷;1995年获得农业部农牧渔业丰收一等奖。

“莆田牡蛎”从投石(或水泥柱)养殖、插竹养殖到深水延绳式吊养,牡蛎养殖由平面向立体发展,由滩涂推向浅海,养殖技术不断提高,使莆田牡蛎的养殖面积和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据统计,至2015年,“莆田牡蛎”养殖面积已达 6791公顷,养殖产量高达30万多吨,全市各县区(管委会)都有生产莆田牡蛎的区域。

“莆田牡蛎主要销往本地和附近的地级市,以卖鲜品为主。”黄建辉告诉记者,目前水技站正在和省水产所研究单倍体牡蛎,与普通牡蛎相比,单倍体牡蛎个头大,可以按个来卖,如市场上售卖的生蚝,一旦研究成功,其经济效益将大幅提高。

随着“莆田牡蛎”获得国家标志证明商标,其影响力也将逐渐扩大。“莆田牡蛎打出品牌,其副产品效益也受影响,如牡蛎饼、牡蛎干等。”市海洋与渔业行业协会会长林金忠表示,下一步,协会将组织从事水产品的企业进行品牌运作,引导企业进行深加工,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将“莆田牡蛎”名优产品做大做强。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