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作业迈向“大船时代”

  • 湄洲日报  

 

图为高空航拍下的罗屿作业区。  本报记者 蔡昊 摄

3月1日,记者来到罗屿作业区,现场一片繁忙,满载沙土和石块的工程车来回穿梭,廊道、转运站、防风抑尘网等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乘车从罗屿岛公路桥行进至码头前方,需好几分钟时间。

作为我省“两集两散两液”港口布局中“一散”的核心作业区,罗屿作业区规划建设15个5万吨至40万吨大中型干散货泊位,陆域面积4.6平方公里,综合通过能力可达1.17亿吨,将成为海西港口群最大的矿石散货中转基地,以及中西部地区原材料、产成品的重要出海通道。

在与罗屿9号泊位配套的湄洲湾三期航道上,几艘大型耙吸式挖泥船、炸礁船和斗船正在海面上进行航道施工。码头前方作业面地带,挖掘机挥舞铁臂平整路面,工人们正在进行扫尾施工。罗屿9号、10号泊位分别建设一个30万吨级(水工结构兼靠40万吨)散货卸船泊位以及一个15万吨级散货装船泊位。9号泊位是我国东南沿海迄今在建的最大铁矿石散货码头。

40万吨铁矿石是一个什么概念呢?福建罗屿港口公司负责人吴先孟介绍,40万吨铁矿石如果用载重能力10吨的卡车装载,需要4万辆卡车。每辆卡车头尾相连,能排出400多公里的长队。一个40万吨的铁矿石码头基本上可以支撑起一座年产量1000万吨的钢铁厂。

截至1月底,9号和10号泊位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2.8亿元,占总投资的77%。港口物流园工程码头主体、围堤、陆域形成、铁路线下工程等均完成施工,码头卸船机、装船机、斗轮堆取料机等港口机械设备开始制造。其中,卸船机制造累计完成95%,装船机及斗轮堆取料机累计完成制造65%,今年内将建成投产。

随着罗屿港口的不断开发建设,与之配套的集疏运条件也不断完善。目前,罗屿跨海公路桥已通车,罗屿铁路支线预计今年建成通车,跨海公路、铁路大桥将与向莆铁路、福厦线、沈海高速、湄永高速等集疏运通道对接;湄洲湾40万吨主航道也将于今年内建成直达罗屿作业区。建成后,国外的进口货物将由罗屿码头通过海铁联运输送到我国中西部广阔的市场,中西部地区的原材料、产成品也可直抵罗屿作业区,漂洋出海。

如今,罗屿这个昔日以打渔为生的小渔村正逐渐蜕变成我市港口开发建设的核心区域,强大的吞吐能力可为我市产业引进提供坚实支撑,促进我市沿海临港产业布局。

吴先孟说,与现行的20万吨级主流铁矿石船相比,40万吨铁矿石船从巴西至中国,每吨运费可节约23%左右,大大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现在我国发展进入港口干散货作业的“大船时代”,罗屿港正是福建“大船时代”的起航点。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