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注重东圳水库水源地综合治理实现绿色发展

  • 湄洲日报  

60年前,一场特大水灾,让当时的莆田县政府下定决心“治理莆田水利命脉”,时任莆田县县长原鲁山亲自担任东圳水库建设总指挥,带领干部群众克服千难万险,用最短的时间建成了担负我市城区及东南沿海地区近150万人的生活及工农业用水的东圳水库,也流传下“团结协作、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东圳精神”,激励着莆田人奋发向前。

时光悠悠,已年过“半百”的“大水缸”东圳水库出现大坝抗震不足、闸门老化、防洪高度不足,夏季高温偶发重金属、氨氮超标等水质问题。2014年8月,市委市政府决定投资19.5亿元,开始实施东圳水库水源地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解决大坝安全和供水安全问题。

“大坝安全、水质优良、生态优美”,近三年来,市委市政府一直将其列为头号为民办实事工程,按照建设“生态省”的要求,将其作为莆田最大的民生工程、生态工程持续推进,努力把东圳库区建成我省饮用水源保护示范区和水生态文明建设先进区。

■除险加固保安全

清晨6时,东圳水库。

微风轻拂,库面波光粼粼。一只白鹭迎着晨曦,掠过水面展翅飞翔。

距离不远的机器鸣声给库区增添了动感。正在紧张施工的是东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坝顶道路上,来自龙岩的钻孔工人涂启文和2名工友一起小心翼翼地操作地质钻机手杆,目不转睛盯着旋转的钻杆。坝顶要打10个孔,目前他们已经打了7个。“这些小小的孔洞将来可要发挥大作用,观测坝体是否渗漏靠它,判定大坝的安危还靠它。”涂启文说,做工程项目,无论哪一环,都马虎不得。

一路向前,左右的迎水坡和背水坡,码上整整齐齐方整石,很是壮观。经加固培厚填筑,又有方整石护面,大坝像穿上一身“盔甲”,更牢固了。一旁的施工人员介绍说,大坝培厚加固,消除了抗震不足的隐患,这两侧近8万方的护坡石都是人工砌筑,是莆田沿海石匠秉承工匠精神,精心打造的。

道路尽头,溢洪道加固闸室启闭房已封顶,各楼层工人来来往往,忙着装修。而在溢洪道上游左岸导洪墙前,正实施填筑混凝土加固,两台挖掘机共同作业。

自去年1月29日工程开工建设以来,东圳水库高级工程师郑冬冬就来到工地上,看着工程一天天变化,就像看着自家孩子逐渐长大一样。他说,东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主要包括大坝加固、溢洪道启闭房重建及导流墙加固、进水塔改造等方面建设。此外还有保证大坝安全的安全监测系统和水库自动化管理系统、坝区防汛道路交通系统、新建坝区管理房等其他加固建设。项目总投资为1亿多元,建设工期为24个月,预计年底可全面完工。

时间紧,任务重,项目人员每天早出晚归,高峰期时,坝上有50多人一起作业。4月进入汛期,工人们更是加班加点赶工,赶在4月30日前完成5道闸门安装,并投入使用,保证5月主汛期来临时,水库正常调蓄洪水,及下游主城区防洪安全。东圳水库原闸门高7米,此次新安装的闸门高11.2米,建成后可多拦蓄4000万立方米的洪水,防洪能力大为提高。

水库蓄水量增加,供水水质也要改善。实施东圳水库分层取水工程是我市保护东圳水库饮用水源的又一亮点。水库水深一般在20米至50米,受季节性气候变化影响,在夏季高温时,容易出现水体分层现象。为给市民提供最好的水质,我市改变单一底层取水的方式,根据水深情况,分5层取用最优质水,保证供给城区自来水厂的是最好的原水。这种分层取水改造在我省尚属首次,消除了重金属等污染物超标问题,水库水质明显好转,工程水质从IV类提高到II类优质水标准。

■水质优良生态美

水库的水质安全影响到群众的生产生活,关系到社会安定稳定,决定着宜居城市的建设,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

完成东圳库区生态综合治理,市委市政府要求继续弘扬“东圳精神”。把征迁一级保护区群众,退耕还林建设生态库滨带;治理库区面源点源污染等东圳水库水源地综合治理的重点工作做好。

征迁涉及645户3000多群众和房屋近20万平方米,许多群众还是“二次搬迁”。他们为了保护水源地,做出了牺牲。只有保障群众的利益,才能促进“和谐搬迁”,真正实现“生态美、百姓富”。

在补偿安置上,我市结合商品房去库存,对选择货币安置方式,且购买商品房的给予适当补助。并把安置房选址在中心城区电商城旁,促进失地农民就业和保障后续发展。此外,参照低保标准给予搬迁群众基本生活补助。

2014年12月14日,七旬老人陈添妹特地赶回城厢区常太镇松峰村老家。在儿子的陪伴下,签下《补偿安置协议书》。这是东圳水库水环境综合治理搬迁工程签订的第一份安置协议书。

时至今日,东圳库区征迁已到了房屋认定阶段。目前7个涉及搬迁房屋村已全面认定一轮,签订房屋面积确认书556户,完成已丈量户数的86.88%,确认房屋面积173508平方米。

市水利局工作人员介绍说,在城厢区政府全力推进下,搬迁工作进行顺利。在此基础上,一级保护区内征地1.2万亩,实施退耕还林,并建设和修复库滨的湿地生态系统,发挥林草生物的防污减污作用。

经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专家研究,东圳水库的污染源流域内8万亩果树是农业面源污染,畜禽养殖污染和53个村庄9万人生活污水、垃圾等是点源污染。

全流域禁养首当其冲,不但要补偿拆除库区内35万平方米畜禽养殖场,还要引导农民科学施肥、用药,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对于镇村污水处理,采取因地制宜。镇区污水已全面收集处理,村庄污水分散式进行处理。目前,环库28个村庄的2000方历史填埋垃圾全面清理,并建立日产日清的保洁机制。

■综合治理成效显

大坝加固基本完成,防洪安全有保障;库区污染治理,消除重金属等污染物超标问题;水库水质好转,库区水质从Ⅳ类提高到Ⅱ类优质水标准……

一项项工程的完工,一个个成效的凸显,为生态交出了满意的答卷。随着库区环境逐步美化,水库正成为莆田市民的后花园,为建设“美丽莆田”创造条件。

“绿色,是发展的最亮底色!”谈及治理经验,市水利局领导分析说,我市重在全流域的系统治理,这是确保治理成效的基础。水源地的治理重在对流域内山水林田湖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和系统治理,对农业、生活、生产等面源点源污染因地制宜、综合治理,注重在全流域统筹施策。注重整合资源,形成合力,这是确保治理有序推进的保障。东圳水库水环境综合治理是系统性的综合工程,通过由水利部门牵头、环保、住建、执法、林业、农业等部门各负其责、协同推进,取得了成效。在东圳水库治理项目上,充分利用当前的融资政策,争取中央等上级资金7亿元,确保项目顺利实施。体现以人为本和“生态美、百姓富”,这是确保治理工作合乎民意的关键。通过对流域内的村庄进行污水、垃圾等环境治理,恢复了库区内村庄的青山绿水,改善了村庄村容村貌和生态环境,真正实现了“生态美”。通过逐步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引导群众科学种植,引导其向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乡村休闲等产业转型,促进再就业、让库区百姓充分感受到优质生态环境带来的综合效益,同时也使百姓更支持库区的生态治理,真正实现了“百姓富”。

再上新台阶,莆田更美丽。我市将继续发扬“东圳精神”,推进绿色发展,加快东圳水库水源地综合治理,谱写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新篇章。

 

图为高空航拍下的东圳水库大坝除险加固工程现场。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