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关工委开展模拟法庭活动提升未成年人法治意识

  • 湄洲日报  
 

图为莆田二中举办“模拟法庭”活动现场。

“全体起立,请审判长、审判员入庭。”

随着“书记员”一声令下,“法庭”内全体人员起立,身穿法官制服的“审判长”和“审判员”走上审判席。一一就位后,“法庭”开始审理一起未成年人骑车撞人的民事纠纷案件:核对当事人、诉讼参与人有关事项、法庭调查、法庭辩论……整个庭审过程井然有序、自然流畅。这是日前莆田砺青中学高二学生模拟法庭开庭现场,该校百余名学生在场观摩。

“审判长”吴玮杰是该校高二学生,他说,通过参加模拟法庭活动,他感受到了法律的威严,也明白了“未成年”身份不是违法犯罪的“护身符”,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人人都必须守法。

“从学生的反响上看,这种新颖的普法方式更受欢迎。”该校模拟法庭活动指导老师林丽珍说,模拟法庭活动将法治教育内容和学生演绎结合在一起,寓教于乐,案例选择又是发生在学生们周边的鲜活典型,大家听起来很受启发,这种生动的法治教育课让他们受益匪浅。

在学生中开展模拟法庭活动,服务青少年学生法治教育,这在我市是一项全新的尝试。

记者从市关工委了解到,我市一直把法治教育作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来抓,着力增强思想道德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提高青少年的法治意识,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的发生。

针对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率上升、学校法治教育形式单一的现象,市关工委创新法治宣传教育方式,联合市法院、市教育局组织开展模拟法庭活动,从2014年开始,分三年进行,按照“试点示范、分类推进、竞赛提高”的方法步骤,在全市现有的154所中学开展这项活动。

据介绍,模拟法庭活动主要是在法院的指导下,由学生扮演法官、检察官、书记员、律师、案件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等,以法庭审判为参照,模拟案件的审判过程,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法律知识,增强法治观念,达到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目的。

记者了解到,在全市中学大范围、长时间、高起点地开展具有司法特色的模拟法庭,这在全省尚属首家,受到广大师生和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得到全国青少年普法办、省委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督导组、省关工委的肯定,并在全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深入推动关工委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介绍。《全国青少年普法简报》、《中国老年报》、《福建法制报》等新闻媒体作了专题报道。

莆田十四中政教处主任陈国雄说,不同于传统灌输式的宣传教育模式,模拟法庭活动新颖有趣,内容生动形象,同学们亲眼目睹甚至亲身实践法庭审判活动,从被动学法变成主动参与,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治的熏陶,教育的实效性大大增强。

一位旁听家长看到孩子扮演法官主审案件的模样,十分惊喜。他说,当今社会法治教育越来越重要,希望模拟法庭活动越办越多,越办越好。

市关工委有关领导表示,开展模拟法庭活动,对中学生而言是一项全新的学法形式,也是法治上课堂的一项有益尝试。活动开展两年多以来,学校法治教育的氛围更加浓厚,学生尊法、守法的自觉性明显增强,违法犯罪现象明显减少。据莆田中院2015年司法统计显示:2014年未成年人的“零犯罪”中学为94.16%,比2013年的86.2%上升了7.96个百分点;2015年未成年人的“零犯罪”中学达96.1%,比2014年的94.16%又上升了1.94个百分点。学生犯罪人数和犯罪率呈逐年递减和“零犯罪”中学呈逐年递增态势,法治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值得一提的是,为开展好模拟法庭这项活动,全市两级法院关工委倾注了大量心血,他们不辞辛劳,利用业余时间加班加点,精心编排庭审脚本,有针对性地选择辖区学生易发、多发,且有典型教育意义的刑事犯罪案例,或在保护青少年合法权益方面的民事案例,并以这些案例为蓝本,结合模拟法庭的特点,参照庭审笔录的模式,编写简化的、适合青少年学生演绎的庭审脚本。

在确定参演学生后,组织学生对庭审的程序流程、行为规范、仪容仪表、语言表达等方面进行系统培训,协助学校因地制宜设置好模拟法庭活动场所,或开放法院的审判法庭提供便利,并对活动所需的服装、道具以及制作庭审录播等方面提供帮助。

截至目前,全市两级法院先后投入30多万元资金,制作30集莆田市中学模拟法庭普法教育系列片,编印《莆田市中学模拟法庭庭审脚本汇编》上、下册和《少年审判案例选编》1-6册,汇编《莆田市模拟法庭示范学校法治作文选》等教学资料,为各中学提供法治教育材料,不但丰富了学校法治教育的形式和内容,而且提升学校法治教育的普遍化、常态化和实效化的水平。

此外,为增进模拟法庭活动效果,全市两级法院关工委积极抓好庭后延伸教育工作,一方面广泛听取老师、学生、家长的意见和建议,派法官到学校上法治课,以案释法,鼓励和支持学校将法治作文写作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中,使学生在活动中不仅入眼入耳,更是入脑入心;另一方面组织开展宪法宣传日、法院开放日、维权服务日、法制图片展、法制宣传周、法制讲坛、法制报告会、法律知识竞赛、法律咨询会、法治学校共建、“无讼校园”创建、“送法进校园”等系列活动约678场次,受教学生达10万多人次。

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关爱青少年学生群体的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我市各级关工委组织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关爱,悉心帮助青少年感知法律、敬畏法律、遵守法律,并用法律保护自己,远离违法犯罪。

本报记者 林英

通讯员 林岐山 廖元国 文/图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