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区第四次党代会看秀屿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

  • 湄洲日报  

7月30日上午,在雄壮的《国际歌》声中,秀屿区第四次党代会胜利闭幕。

这是一次总结过去、谋划未来的大会。大会认真总结了秀屿区第三次党代会以来全区取得的丰硕成果,审议通过了区委工作报告和区纪委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了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要求、奋斗目标,确立了“强港口产业,兴文化商贸,建蓝海绿带,聚人气民心,塑灵魂气节,扬清风正气”的主线任务,描绘了加快建设港兴业旺富美秀屿的宏伟蓝图。

紧接着召开的秀屿区委四届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了第四届区委常委、副书记、书记,通过了区纪委四届一次全会选举结果。郑加清当选区委书记,蔡晃、姚冰珊当选区委副书记,陈芳林、黄国辉、陈四海、严炜、杨玉华、李旺、陈朝晖、柯名寰、陈涛当选为区委常委。

大会闭幕,新征程开启。这是一副交织着光荣与责任、凝聚着信任与希望、承载着激励与奋斗的历史重担。“新一届区委、区纪委和各级党组织,一定要热爱秀屿、建设秀屿,振奋起来、团结起来,走在前列、干在实处,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突破,切实贯彻落实好这次党代会精神,努力推动秀屿在新的起点上乘风破浪、扬帆起航,共同书写港兴业旺富美秀屿建设更加壮丽的篇章!”郑加清说道。

■成绩鼓舞人心

中锦新材料、永荣科技、华峰、华锦等一批产业项目落地,增强发展后劲;

新增莆头港等万吨级码头泊位3个,开通莆头-江阴、莆头-厦门两条集装箱航线,形成北接福州、南联厦门“两翼齐飞”航线布局;

区残疾人活动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投入使用,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保并轨运行,农村低保对象应保尽保;

……

5年间,秀屿区经济社会发展和身边变化,人们可知可感。回首秀屿区第三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全区上下围绕“跨越发展、实现引领、新城崛起”的奋斗目标,攻坚克难、开拓进取,完成了区第三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

经济实力全面提升。5年来,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5%;2015年达260.6亿元,是2010年的2.1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8.9%,五年累计超1000亿元,是“十一五”期间的3.4倍;规模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9.1%,2015年达445亿元,是2010年的2.4倍;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24.2%,2015年达26.8亿元,是2010年的3倍。

城乡建设明显加快。新开通公交线路20条,新增农村自来水管网2800公里、污水管网220公里,建成6个海岛村跨海供水工程。完成植树造林4.5万亩,建成一批农村公园和绿道网。深入实施城区“洁亮绿美”工程,城市供水、供气、供电、绿化、排污等市政公用设施日益完善,农村家园清洁日常管理机制已经形成。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义务教育均衡通过国家级验收,荣获“全国全民健身先进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全省知识产权强县”、“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省级双拥模范城”等称号,在全市率先通过省级生态区验收。在全省率先成立集“巡逻、服务、宣传、突击”为一体的治安巡逻队伍,电子警察村居实现全面覆盖,群众安全感满意率持续提升。

民生保障显著改善。各级财政投入民生支出达28.6亿元。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递增5.8%和17.1%。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

党的建设不断加强。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党风政风持续好转。

五年砥砺前行,成绩来之不易,也为下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标催人奋进

新起点,新目标。

该区提出,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大力实施“336”工程,着力打造临港工业、特色产业,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力争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建设港兴业旺富美秀屿。

奋斗目标是:到2020年,主要经济指标实现翻番增长,力争地区生产总值达500亿元、年均增长12%左右;财政总收入达5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3%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20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8%以上。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推进,群众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民主法制建设更加完善,社会和谐稳定;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覆盖城乡;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市前列;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不断提升。

按照这次党代会部署,今后5年,一个响亮的主线任务出炉:强港口产业,兴文化商贸,建蓝海绿带,聚人气民心,塑灵魂气节,扬清风正气。

■勇于担当实干

启新程,聚合力。

围绕该区党代会奋斗目标和主线任务,多项举措正提出并落实:

创业创新,吹响临港产业集结号。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做大做强的“发动机”,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启动器”,最大限度地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情,积极推动产品换代、机器换工、制造换法、商务换型、管理换脑,全力打开临港产业发展的新通途。突出龙头带动,通过“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做优一产、做强二产、做活三产。突出基础推动,着眼于港口开发开放,立足于交通互联互通,加快构建现代港口基础设施体系。突出服务促动,积极构建“亲”“清”的新型政商关系。

产城互动,演绎城乡一体协奏曲。该区提出要紧紧抓住国家大力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有利契机,坚持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通过打造魅力城区、构建特色城镇、建设美丽乡村,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实现一体化,建设“河畅、水清、地绿、景美、业兴”的幸福家园。打造魅力城区,构建特色城镇,建设美丽乡村。

蓝海绿带,谱写生态文明新乐章。发展既要看“经济”的脸色,也要看“自然”的气色。该区要求,要在发展中保护“蓝海”,在保护中建设“绿带”,推动绿色化生产,推行规模化治理,推进制度化监管,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推动绿色化生产,推行规模化治理,推进制度化监管。

开发开放,奏出合作共赢交响乐。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积极承接自贸区政策外溢辐射,深化对外交流,加强与港澳台侨外合作,加大体制机制改革,为发展拓展新空间、注入新活力。

共建共享,唱好富美秀屿主旋律。做多少民生就留下多少名声,做多大民生就赢取多大民心。抓紧精准扶贫,坚持多措并举,加大财政投入,强化责任落实,确保2017年全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摘帽。同时,抓好社会事业、抓实民生项目、抓常文明培育、抓细社会治理,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获得感。

党的建设是事业顺利推进的根本保证。这次党代会工作报告还强调,要坚持从严管党治党,弘扬清风正气,团结和带领全区党员干部,全面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确保该区党的组织始终走在发展前列,始终成为秀屿人民的主心骨,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新任务呼唤新作为。“要忠诚,保持一颗红心;为民,奉献一颗真心;务实,拥有一颗恒心;清廉,绷紧一颗戒心;团结,永怀一颗诚心……”牢记职责使命,奋力作为担当,港兴业旺富美秀屿的宏图正在铺展。

图为8月2日在东峤工业园区航拍的华锦纺织城项目建设现场。 本报记者 蔡昊 实习生 佘宸昱 摄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