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屿区水务局着力做好水文章促发展惠民生

  • 湄洲日报  

  图为在平海石塘水库举行水上抢险救灾综合演练。

  图为东峤镇赤岐海堤除险加固施工现场。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近年来,秀屿区水务局抢抓发展机遇,紧扣“保增长、促发展、惠民生”的总目标,以服务项目发展为重点,提升百姓人居环境,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强化监督管理,为全区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水利保障。

据统计,“十二五”期间,秀屿区共完成水务投资91497万元,较上一个五年同比增长82.5%。

■促发展 主动对接服务项目

秀屿区三湾环绕,拥有深港良湾,是一个宜商宜业的新兴港城。我市大力实施的“336”工程中,其中就有3个产业园位于秀屿区,因此也吸引了一批市级重点项目相继落户石门澳产业园、东峤工业园等。

秀屿区水务局局长吴国庆介绍说,为满足各大产业园功能区划调整和建设的需要,适应防灾减灾的要求,秀屿区主动服务,对接“336”工程,适时启动了系列堤防提升工程,为该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石门澳作业区是秀屿港区规划三大作业区之一,具有丰富的岸线和土地资源,依托铁路和港口优势,重点发展化工新材料、装备制造等临港重工业。石门澳产业园堤防提升工程总投资2.4亿多元,对石门澳陆域填海一期工程工业园区防护堤防进行提级改造,改造总长约19.85公里。项目分东沁片和西园片两个部分,采用分片区各自形成封闭的独立防护体系。通过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提高海堤的防洪防潮标准,使外侧海堤满足100年一遇的防潮要求,内侧堤防满足100年一遇的防洪要求;修建滞洪区、水闸等设施,进一步完善园区防洪排涝功能。工程实施后,可有效保障项目区生产生活安全,解决项目区的后顾之忧。

位于东峤工业园区的前海海堤改造工程也于今年启动,目前已完成工程可行性报告等前期工作。该工程对原有盐田实施技改,通过新建前海海堤、穿堤水闸等,向海洋“借地”,作为莆田盐场9万吨高端食用盐盐田项目地。项目完工后,还将为东峤工业园区提供1.5万亩的用地保障。

2016年水利项目投资巨大,解决项目建设资金来源问题成为水利跨越发展的关键工作,秀屿区水务局抢抓政府融资的有利机遇,积极扩大水利建设资金来源渠道,今年上半年与农发行等金融机构对接,积极争取水利融资贷款3.23亿元,后续还将推进15.2亿元的水利融资贷款。

在推动水利项目建设的同时,秀屿区水务局严抓水利项目监管,严把质量关。该局开展“工程质量年”活动,采取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等工作方式,不定时深入施工现场一线开展质量监督检查。建立“项目责任终身制”,在每个项目地设置质检站,对工程质量进行实时监理,确保项目质量和进度,让一项项民生工程、重点项目落到实处。

■惠民生 着力打造宜居环境

水的问题既是发展的问题,也是民生的问题。秀屿境内虽没有大江大河,但小河道阡陌纵横,还有水库、池塘点缀其中,滋养着秀屿的一草一木。

“以前的不少塘坝年久失修,积淤严重,农民的正常劳作和生活常常受到影响。河道上也有垃圾漂浮,显得很不美观。”通过今昔变化的对比,今年67岁的笏石镇老居民林国璋深有体会地说,“这多亏了政府水利工程的兴建。”

近年来,秀屿区结合城乡一体化“幸福家园”试点村建设契机,大力实施河道整治工程,计划投资5亿元,在5年内对280公里河道进行整治,让每条水系“血管畅通”,变脏乱为整洁,提高河道的防洪排涝能力,进一步改善辖区居民的生活环境。

与此同时,该区实施小型农田水利高效节水灌溉重点县(区)建设工程,通过新建及改造小型水源工程,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实现了节水增效,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区灌溉水利用率将从现在的0.45提高到0.8。不仅如此,该工程在提高农业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生态环境,促进现代化高效农业发展等方面效果显著。

“保障居民的饮水安全也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秀屿区水务局副局长沈国辉说,秀屿区原水供应紧张,随着饮水安全“村村通”工程的建设,居民日常用水量大大增加,再加上近年来大量企业进驻,现有水厂规模根本无法满足辖区内用水需求,部分地区有时会出现间歇性停水现象。

为了解决群众的饮水问题,区水务局积极推进莆田市第五水厂建设,一期日供水规模为5万吨,二期10万吨,以保障东峤、埭头、平海、南日4个乡镇30多万人口的生产生活用水及兴化湾南岸开发用水需求。此外,莆田平海湾跨海供水(二期)跨海段工程铺设的第二条南日岛跨海供水管道总长10公里,将在平海湾跨海供水工程的基础上,为南日岛6万人口和海洋牧场等重点项目实施提供用水保障。

■护平安 不断提升防汛能力

汛期伊始,秀屿区特邀省防汛督察专家、市气象局首席预报员开展了一场防汛知识培训。来自秀屿区防汛指挥部成员单位、各乡镇分管领导、村主干等200多人参加此次培训,集中学习了防汛气象、应急抢险救灾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提升各级部门防汛“软实力”。

“防汛备汛工作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责任重于泰山,一刻都不能放松。”秀屿区防汛办主任林国华如是说。

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今年频繁出现持续性强降雨天气。截至今年上半年,秀屿区的降雨量达1050毫米,较去年同期增加40%,这对全区防汛工作来说是个挑战。区水务局密切关注降雨量变化,工作做在前,提前对低洼地、地质灾害点、渔排、渔船等地带进行隐患摸排,及时启动防暴雨应急预案,转移危险地带居民,确保群众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为了有效落实防汛责任,秀屿区通过及时调整充实公布各类防汛责任人,明确相关职责;不断完善全区148个村级防汛工作预案;区财政先期投入120万元的防汛抢险、应急设备抢修资金,通过提前采购、定时维护、签约托管等方式,确保冲锋舟、麻袋、编织袋等防汛物资储备到位;结合区治安联防队组建抢险队伍,在区、镇、村三级共组建抢险队伍149支3521人;及时启动24小时值班、领导带班、定期不定期查班等方式,强化值班制度;定期开展汛前安全大检查和辖区涉水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防洪排涝工程单列检查互动,及时整改安全隐患。

同时,重点水利工程扎实推进。对辖区范围内的海堤、水库、水闸、低洼地等10类防汛重点部位进行统计、梳理,排查存在的安全隐患。全力开展水毁修复工作,目前,损毁较为严重的东峤镇赤岐海堤、南日镇岩下海堤和埭头镇东林海堤都在抓紧建设中,计划在汛期完工。海堤除险加固工作有序推进,水库山塘除险加固工作全面完成,全区30座小(二)型水库完成除险加固28座,安全隐患大大降低。

兴水治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站在新起点上,今年,秀屿区借助社会融资等渠道,精细规划“十三五”水利跨越发展蓝图,大力引进社会资本,水利重点项目达11个,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3.63亿元,全力开创水利事业发展新局面,为推动秀屿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