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构筑防灾减灾绿色屏障

  • 湄洲日报  

沿海防护林是抵御风暴潮、护卫滨海国土的“生命线”,是推动沿海地区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的“绿色长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森林城市建设年”活动,切实加强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重点抓好沿海基干林带人工造林、石漠化造林和林带修复,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2016年为民办实事活动项目,努力构筑减灾防灾绿色屏障,加快建设绿色莆田、宜居莆田,着力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

据介绍,我市“森林城市建设年”活动中,共规划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项目53个,面积2.77万亩,计划投资7350万元。市林业局认真贯彻省、市沿海防护林建设工作部署,积极发挥“创森”工作总牵头作用,采取“抓机构、定方案,勤督查、常通报,辟专栏、广宣传,定考评、兑奖惩,订导则、定规范,比现场、评先进”六大措施,推动部门间分工协作、县区责任认领等,形成全市上下比学赶超、精准造林浓厚氛围。

精抓沿海基干林带建设租地造林。沿海基干林带沙泥岸租地造林是今年我市沿海基干林带项目的亮点举措。我市通过党员带头率领一批、社会人士捐资影响一批、优惠政策触动一批、宣传发动一批“四个一批”举措,在环石门澳沿海岸线周边村庄征租土地约685亩,大力栽植木麻黄、桉树、樟树、小叶榕、美丽异木棉等景观树种7万多株,精心打造总投资380万元,总长12.8公里的东庄镇苏田、苏厝、厝头村“三苏”片区和东沁村、东庄村、栖梧村沿海基干林建设带,树种成片长势良好,成效显著。

精建沿海基干林带石漠化造林。石漠化治理是沿海造林的重难点,我市先后组织前往平潭、长岛县、獐子岛等地实地考察学习海岛造林经验,并委托省林规院进行石漠化治理专业设计,采取挖大穴、下客土、施基肥,施用保水剂等措施,多管齐下,连续植后科学管护,确保石漠化造林成效。目前,秀屿区大蚶山埭头镇温李村、鹭峰山东峤镇下房村、赤岐村共计600多亩石漠化造林试点示范工程正在实施中,湄洲岛牛头尾石漠化造林项目等正有序推进。

精作沿海基干林带林分修复。科学做好沿海基干林带修复工作,是保障沿海防护林健康有序更替,提升沿海防护林生态功能的关键。针对我市现有沙泥岸木麻黄林带林分稀疏、老化严重和岩岸一面坡基干林带树木稀疏、长势不良等问题,加大基干林带修复力度,采取补植补造修复、抚育复壮修复、封山育林修复等措施,促进树种结构逐步优化,林分密度得到合理调整,质量明显提高。今年全市安排6000亩基干林带修复任务,各地正在实施中。

精造沿海农田林网人工林。我市坚持高规格布局,高标准实施沿海农田林网人工造林,建立领导干部包进度,技术人员包成活率的包保责任制,重点把好设计关、整地关、苗木关、栽植关、抚育关“五关”,着力构建种植科学化、道路林网化,功能多样化的农田防护林体系。

精培沿海基干林带红树林。红树林具有防浪护堤、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等功能,被誉为“海岸卫士”。我市将其作为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建设重点来抓。湄洲岛已建设1000多亩红树林,郁郁葱葱,正发挥生态功能和旅游效益。今年,仙游县投资80万元,在枫亭镇辉煌村、海滨村的滩涂上用挖掘机翻土除治互花米草,精准营造200亩红树林,共栽种27万株秋茄品种胎生苗正萌发绿芽,为我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再添一片绿意。

下一步,我市将着力进行沿海防护林病虫害的科学监测和防治,减少火灾和虫害破坏,持续加强沿海防护林依法保护,着力构建以沿海基干林带为主导、农田林网、滩涂红树林、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等有机结合的多层次沿海防护林体系,不断巩固成果,为“创森”添翼添彩。
 

秀屿埭头后海垦区农田林网

荔城北高江边村多功能防护林带

秀屿东庄镇三苏片区泥岸基干林带
 

北岸山亭港里村岩岸基干林带修复

湄洲岛防浪护堤红树林
 

荔城北高沟渠防护林

涵江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林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