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以来我市缘何多雾天?

  • 湄洲日报  

北方雾霾多发,我市近来多雾。自元月1日起,连续5天出现轻雾,昨日雾雨交加,直到入夜,仍未消散。这是入冬以来,我市第二次出现长时间大范围的雾。

雾蒙蒙,雨淋淋,昨日上午,市区如同笼罩一层轻纱,淅淅沥沥的落雨像在纱上点缀了一层珠帘。在荔城中大道,雾气缭绕,远处的楼房若隐若现。在梅园西路,路面能见度低,往来的车辆纷纷减速慢行,排队等候红绿灯,没有出现交通拥堵现象。(如图)。雨断断续续,雾久而不散,持续了一天。从前夜11时40分与昨早7时,市气象局相继发布大雾黄色预警。

市气象局高级工程师黄丽娜介绍,受高空西南气流的持续影响,元月2日-4日,我市暖和又滋润,大部分乡镇白天最高气温在19℃以上,人体舒适度为3级,这是隆冬难得的好天气。昨日高空西南风加强影响,我市恰逢阴天,地面温度低,近地层又暖又湿,上暖下冷,整层空气潮湿,而后方冷空气还未到达,地面风力小,大气层结条件无法打破,雾无法消散。通常雾天,经降雨后就会消散雾,但昨日由于大气层结条件无法打破,降雨不但未能消雾,还增加了水汽,这是雨雾久而不散的另一个原因。当日上午6-9时,平原和沿海能见度低于500米,莆田市区最低能见度只有330米。

记者了解到,上月下旬至本月5日,除上月23日、30日外,其余14天,我市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雾或霾天气。其中元月1日出现霾,上月24日为大雾,其他都为轻雾天气。黄丽娜分析,导致入冬以来多雾是厄尔尼诺年,冬季气候偏暖,南方水汽输送较往年充足,更容易满足雾或轻雾形成条件。此外,人为的污染,也是雾日增加的原因。

相比莆田市区,雾在仙游地区更为多发。这是由于仙游地处内陆,受地形影响风力小,不利于颗粒物的扩散流动。据统计,仙游城关年雾日数自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经历先减后增的过程。上世纪80年代末至本世纪初的雾日减少是气候变暖引起的,本世纪初以后雾日数回升趋势是城市发展初期大气凝结核对雾形成起促进作用。

今日起,随着冷空气造访,风力加强,雾也将消散。冷空气将持续至8日,我市最高气温将下降4-5℃。

春冬季节雾多发

每年春季和冬季是莆田雾多发的时期,雾天多出现在2-5月份。这是因为温度和凝结核需要一定条件,夏天的温度较高不容易形成,而冬季地表气温低,春季气温条件和充足水汽,遇到暖湿气流后,冷热空气一交汇,就容易形成水汽,出现雾。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