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洋发力打造全市最大农产品电商展销平台

  • 湄洲日报  

正在起步的创业园。

农产品也有摄影棚。

琳琅满目的农产品。


当互联网遇上农产品,在广袤的山区大地,迅速掀起一阵热潮。近来,仙游县游洋镇以打造全市首家农民电商创业园为突破口,引进“互联网+”战略,让更多农户体验到“互联网+农业”带来的销售方式之变、生产方式之变。

目前,该镇正着力推广“互联网+农业”的新模式,积极推进农民电商创业园建设,计划用3到5年时间打造莆田最大的农产品电商交易展销平台,为当地特色农产品打通全新的“出山”之路。

■互联网下乡 土特产上线

11月18日,记者来到游洋镇农民电商创业园。进入一家名为“古邑小镇”的店铺里,映入眼帘的是摆放在木柜上的各种包装精美的农产品,一旁的店员正在对刚刚挖出的冬笋进行拍照。

“等照片拍完,就可以上传到淘宝和微店上面,供消费者购买了。”作为第一家入驻园区的商家,“古邑小镇”的店主池志衔告诉记者,1988年出生的他10多岁便跟随父母到福州生活,2012年大学毕业后,他便放弃城里的就业机会,回乡到游洋镇河星村当起了村官,如今在镇政府的动员号召下,他又做起了电商,销售稻米、山茶油、冬笋、蜂蜜等农副产品。

据介绍,游洋镇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镇,森林覆盖率达78%,拥有山地面积22万亩。其中,用材林面积14万亩、果茶面积1万亩,以橙色柿、台湾甜柿为主,还有黄梅、油茶、板栗等;毛竹林面积6万亩,为福建省九大毛竹丰产林培育基地之一。全镇177平方公里内,风光旖旎、生态极佳,农副产品资源丰富。

怀抱丰富的资源优势,却因受市场信息、流通渠道、区位交通等短板影响,当地许多富有特色、质地上乘的产品难以真正获得可观的销售成果,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游洋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

游洋镇党委书记刘基棠告诉记者,田里菜贱,市场菜贵,农民生产到销售环节衔接不完善,致使山里的好东西无法上市民餐桌,这主要是受到流通渠道的限制。因此如何更好地解决农产品的销售便成了首要问题。

伴随互联网思维的冲击,为适应新形势下的消费观念和购物习惯,游洋镇党委政府经过调研,结合当地产业资源和情况,于今年9月,创新推出游洋镇农民电商创业园。

刘基棠说,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购物已成为市场消费主流。游洋镇有铁皮石斛、台湾甜柿、茶油等许多好产品,好产品如何卖个好价钱?发展农村电商就是一个好载体。

搭上电商平台,对于山区农民而言则是个实现弯道超车的好机会。当互联网遇上农产品,对农村而言,因丰收滞销而“菜贱伤农”的难卖现象在减少;对城市而言,因吃不到地道土特产和“家乡味”的烦恼也可以得到解决。

■农产品众筹 一站式购齐

黄色的外观、醒目的招牌……连日来,来到位于游洋镇古邑路的农民电商创业园,许多人总会被眼前这栋显眼的建筑所吸引。

“我们目前以旧镇工商所大楼为基础,设计了占地面积300平方米的农民电商创业园”。11月18日,随行的创业园统筹工作负责人郑益芳告诉记者,该大楼共有4层,一楼开设店铺,供入驻的商家展示农产品;二楼打造成会议室及办公室,用于对该镇农民传播与普及电商知识,及培训相关农业种植技术;而三楼将作为入驻商家员工宿舍和人才培养孵化基地,用于招揽人才,培养专业的电商运营、推广等方面的人才。

郑益芳说,目前园区已有“游洋小镇”、“古邑小镇”、“古邑林”3家商家入驻,共有从业人员15人,平均年龄24岁。主要以开设淘宝店和微店的方式销售土特产,产品包括家禽野味、山珍干货、茶油米粮、工艺礼品等一应俱全,涵盖数十个种类,称得上是一站式采购。

记者走进“游洋小镇”看到,店里的销售人员正埋头在电脑前接单。原来,他们正在发起一个微信众筹冬笋的活动。店主郭赶说,利用农产品众筹活动,可以更好地通过预售形式解决销售问题,目前店里销售最好的就是自家酿制的红米酒,订单以省内的居多。

而在另外一家“古邑林”的店里,店主陈向滢随手摘下店里主售的铁皮石斛递给记者品尝,细细咀嚼后记者发现这里的铁皮石斛无涩味,淡淡的味道中掺杂着一股清香。陈向滢介绍说:“结合传统药补理念,我们将素有‘中华九大仙草之首’美誉的铁皮石斛,进行本土化的改良运作,投放市场后倍受青睐,目前接到很多来自江浙沪的订单。”

优质的产品、用心的经营开始收获回报。虽然园区成立短短2个月,尚处于初期试点阶段,但入驻的商家10月份的营业额均达到3万元以上。

■入驻优惠多 扶持创品牌

初步的平台搭建好了,如何让它更好地发挥起作用来,围绕建好农民电商创业园,游洋镇出台了相关优惠政策,鼓励更多的村民参与电商建设,吸引商家入驻,引导创建品牌。

记者了解到,为帮助入驻的商家更好地利用互联网销售农产品,游洋镇专门成立工作小组,并充分发挥在职干部、大学生村官的互联网意识强、人脉资源广等优势,通过微信群将前来该镇合作业务、采购的企业负责人等联合在一起,共同“叫卖”游洋农产品,并积极试水微信、淘宝众筹等电商新形式。

刘基棠告诉记者,前一段时间,通过游洋镇政府微信公众号发布了有关游洋冬笋产品的信息后,就有来自南平的商家前来园区订了2000多斤的冬笋。

据不完全统计,在全国各地,游洋籍互联网行业从业人员达到1000多人。下一步,游洋镇将持续动员这些人员回乡创业,支援家乡发展,并给予入驻园区的商家免租3年等优惠政策。

接下来,游洋镇党委政府还将着力解决物流短板,同顺丰等物流公司协商,争取物流运输优惠政策,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创业基金和扶持资金,用3到5年的时间将创业园打造成莆田最大的农产品电商交易展销平台。

刘基棠说,游洋镇将进一步抢抓契机,做好特色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发挥带动和示范作用,使农产品由区域品牌变成地方的强势品牌。同时,还将以建设园区为抓手,充分实施“互联网+”战略,收集市场前沿信息和终端客户信息反馈,调整农业种植品种和生产规模,带动游洋现代农业新一轮发展。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