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城区:人进城、建好管、管好城

  • 湄洲日报  

近年来,荔城区围绕“人进城、建好管、管好城”的发展主题和“进得来、落得住、转得出”的核心问题,充分利用教育、卫生、文体等方面优势,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工作纳入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工作,狠抓落实,促进了农业转移人口更好地进入城市、留在城市、融入城市。请看——

拱辰社区一角。

“如今,我们这里的各方面条件丝毫不比市区的差,这要是在几年前是连想都不敢想的。”在荔城区拱辰街道拱辰社区,一说起这几年的变化,居民夏永远总是滔滔不绝。拱辰社区的变化是荔城区积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的一面镜子。

产城互动,让农业转移人口“进得来”

为确保农业转移人口进得来,荔城区立足“农村之首,城市之尾”的区位条件,大力实施城乡基础设施提升工程,持续铺展“六纵四横”的交通路网,建立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管护机制,将市政设施类、环卫设施类、水利设施类等重要农村基础设施纳入管护机制。目前全区公路里程达830多公里,其中村道近450公里。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需要城镇有可持续的产业支撑和强有力的财政支持,为此,荔城区始终把“抓发展、抓投资、抓项目”摆在突出位置,落实“二三四四”项目工作机制,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同时,坚持项目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重点培育鞋革服装、工艺美术、食品医药、机械化工四大产业,带动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

为让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可以稳定生活,在产城互动发展基础上,该区还多渠道拓宽就业空间,包括完善创业就业保障体系、健全劳动就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制定出台转移人口参加失业保险实施细则、援助就业方案、创业帮扶办法等,鼓励企业吸纳就业,运用财政扶持、创业指导、融资服务等方式,增加更多就业岗位,重点帮扶低保对象、被征地农民等群体就业。目前,该区17个社区配备34名劳动保障工作人员,113个村配备113名劳动保障协理员,形成了覆盖到城乡、延伸到村居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其中14个社区被评为充分就业社区,长寿社区、凤山社区被评为“省级充分就业星级社区”。

一体保障,让农业转移人口“落得住”“进得来”还要“落得住”,为让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扎根,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荔城区在全市率先制定出台《统筹城乡一体化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三年行动计划》,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着力推进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公共保障、公共环境等10项主要工作,不断创新公共服务体制,整合公共服务资源,加大公共服务投入,构建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实质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过程。该区通过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两项制度并轨合一,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两项制度合并实施,基本构建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通过推进国家级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评估认定、国家级计划生育示范服务站、省级卫生应急示范区和村居视频监控全覆盖等载体建设,基本建立完善配置公平、发展均衡的社会事业体系,其中义务教育标准化工作、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活动中心建设、家庭医生式签约服务试点等工作在全省实现率先,自然村全民健身点建设、农村卫生基础设施改造“亿千百”工程、村居网格化服务管理试点等工作在全市实现率先。值得一提的是,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荔城区还十分注重公共环境卫生的建设,为实现“一年全面深化、三年明显改观、五年整体提升”的总体目标,该区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清水行动”和130个村居家园清洁专项整治以及18个美丽乡村建设,系统地推进宜居环境建设。

今年,该区计划总投资8亿多元,安排10大类56项为民办实事项目,构建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基本养老、基本环境、住房等诸多方面完整的社会保障安全网。

不断探索,让农业转移人口“转得出”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原有的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不利于劳动力市场的流动,也不利于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为此,该区积极贯彻要求,在全区范围内取消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自理口粮户口及其他类型的户口性质划分,实行户口登记管理一体化,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推动了无门槛的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建设。同时,按照尊重意愿、自主选择,因地制宜、分步推进,存量优先、带动增量的原则,在合理设置镇海、拱辰落户条件,放开四个镇落户限制的基础上,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对有能力、有意愿进城落户的农民工及家属,鼓励其进城落户;对在城镇就业但就业不稳定、难以适应城镇要求或不愿落户的人口,努力解决教育、卫生、保障、住房等方面的需求,使农业转移人口能够享受到全面均等和高质量的基本公共服务,以自愿、分类、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

为让农业转移人口“转得出”,该区立足实际,制定出台《荔城区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构建城乡一体化先行区的实施意见》,计划以“农民进城”为重点,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融合等方面入手,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鼓励支持包括集体土地房屋确权发证,农转人口在内的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体系,推动农村产权要素合理流动,建立健全由政府、企业、个人共同参与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根据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类,明确成本承担主体和支出责任。

截至目前,该区已明确具体牵头部门与责任部门参照《意见》要求,按照加快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的总体部署,着力从财政保障、劳动监察、保障权益等方面入手,由区直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分别研究制定专项工作方案。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