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上的非遗传承

  • 湄洲日报  

“你看,我的喜羊羊可爱吗?”“我的玫瑰才漂亮呢!”……这天傍晚,在回家的路上,我遇到了两个小女孩,她们手里拿着的泥人引起我的注意。
  这种用泥团或面团捏成的人偶只依稀存在于我小时候的记忆中。随着时代变迁,那个挑担提盒、走街串巷的手艺人已越来越少,而这指尖艺术也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时隔20多年,泥人的再次出现让我惊喜不已。
  循着小女孩来的方向找去,在河边树下的空地上,有一位大约三四十岁的手艺人坐在简易的木架台前,灵活地捏着手中的彩色面团,忙而不乱。在他一捏一揉间,面团像是被赋予了生命一样。憨态可掬的卡通猪、小巧精致的生肖鼠、娇艳欲滴的玫瑰花……短短半个小时,十几件作品就被他插在了木架台上。围观的孩子争相购买这造型各异、栩栩如生的面人。
  这位手艺人名叫吴建雄,是城厢区霞林街道坂头村人。今年39岁的他从事这门手艺已有21年了。他告诉我,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捏面艺人。
  小时候,他觉得父辈们用面团捏人偶很好玩,但靠摆摊捏面人为生的长辈怎么会拿出面团来让他玩?他说:“只有在冬至暝,家里人围坐在一起搓汤圆时,他才可以用面团搓成‘小白兔’、‘金元宝’、‘胡萝卜’等来过过瘾。”
  由于捏面人的营生挣钱少,渐渐地,他的父辈们也放下了手中的面团。初中毕业后,他便跟着村里的大厨学厨艺谋生。在学厨的一年多时间里,他经常凭想象用刻刀在萝卜上雕花,看过他作品的人都说他雕得好、雕得像。
  “我祖父和父亲捏的面人比较粗糙,我就想试着捏细致一些。18岁那年,我重新搬出了他们的工具。”他说,他先从简单的做起,慢慢地,开始自己构想人偶造型。之后,他也背上工具到村附近的幼儿园门口去摆摊。看到孩子们喜欢他捏的面人时的笑容,他觉得很有成就感。
  和他熟络后,我请他教我捏个“机器猫”。他揪了两小团蓝色的面团递给我,让我按搓汤圆的手法,把面团搓成2个小圆球。他从木箱中找出一根牙签,让我把两个球拼接在一起。我的“机器猫”初具模型了。他再递给了我一把塑刀,让我凭自己的想象画出“机器猫”的脸来。我拿着塑刀,小心翼翼地在面团上刻画。他则用黑色的面团帮我搓出几条细条,用来勾勒出“机器猫”的五官轮廓,面团瞬间“活”了起来。我又用白色面团揉搓出“机器猫”的四肢,刚要粘接上去时,他提醒我机器猫的肚子上有个白色的口袋。他还细心地捏了几朵花安在面人的底部,我的“机器猫”就更活灵活现了。
  他说,一些简单的面人需要的工具和彩色面团比较少,而做“孙悟空”、“龙”、“凤凰”、“关公”等比较复杂的面人时,还要用到剪刀、梳子、刀片、红线、铁丝等工具。另外,一些面人上的颜色则需要他用红、黄、蓝、黑、白五种基本色去慢慢搓调而成。为了让做出的面人颜色鲜艳、有光泽,且不易开裂、不易变色,他用100多公斤的糯米粉研究出黏性更大的新配方,被称之为“米塑”。
  “现在孩子的玩具花样百出,会动会响的很多,我们这种传统的手工艺制品受到更大的冲击,所以我更得与时俱进了。”吴建雄笑着说,他经常陪女儿看动画片,把时下一些受欢迎的卡通形象捏揉成米塑。不仅如此,他还到北京、上海等地去寻找捏面人,向他们学习,也在上海城隍庙摆摊捏面人,受到许多外国友人的喜爱,特别是代表中国文化的十二生肖、《西游记》等经典人物形象的面人卖得最火。
  近几年,他的手艺越来越精湛了,知名度也随之上升。我市一些文化节、旅游节都会邀请他到现场创作。上个月初,他还到黄石镇惠下村,参加文化“三下乡”活动。
  他说:“看的人多,学的人却一个也没有。很多人认为捏面人和孩子玩橡皮泥差不多。其实,制作有灵魂的面人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需要有一定的艺术功底,更需要制作人的耐心和细心。”为了让这项即将消失的老手艺得到传承,他在女儿吴晨希4岁时就开始手把手地教她捏面人,还送她去学习国画。现在,他10岁的女儿也能自己制作一些创意面人。“老祖宗的手艺不该消逝,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去传承。接下来,我打算申请米塑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吴建雄坚定地说道。
 

  图①:吴建雄才摆出摊子不久,就吸引了周边孩子的目光。
  图②:颜色鲜艳、造型逼真的面人让孩子看得目不转睛。
  图③:只要一有空,吴建雄就会手把手教他女儿制作面人。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