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坠河客机首批大陆罹难者遗体昨“回家”

  • 海峡导报  

 

 

昨天上午8时45分,台湾复兴航空失事航班上首批3位大陆罹难者遗体,从台北启程运返厦门。10时40分遗体运抵厦门,随之被送往厦门市福泽园殡仪馆。“黄绸系乡情,烛光照归途。”昨天中午12时许,殡葬车运载着遇难者遗体驶入福泽园内,在入门两边的大道上,树干都系上了黄色的丝带,现场工作人员们也都在胸口系上黄丝带,“这是我们迎接他们‘回家’的方式,送他们最后一程”。一位工作人员告诉导报记者,从新闻中看到空难的消息,大家都很难过,他们也想尽他们的努力,让生者坚强,死者安息。

福泽园在园内外竖立了两道追思墙,追思墙上写着大陆遇难者的名单。一面墙上留了这样一首诗:“轰然而来的灾难,遮住了生命的光彩,停止了回忆的目录,我们不能就这样失散在时光里,厦门点燃了盏盏烛光,伴着摇曳,呼唤着,同胞们,别忘了回家的路。”

另一面追思墙边则备了张桌子,桌上放着笔和追思卡,民众们可以在追思卡上,也可以用水笔在追思墙上写下想说的话。导报记者看到,有人写下“亲人慢走、未来人平安”、“天堂的路走好”、“一路走好”等祝福。

在举行告别仪式的安亲堂内,导报记者看到,十几位工作人员正在忙碌。有的工作人员忙着摆放鲜花,有的忙着搬桌子摆烛台。特别的是,工作人员在一角设置了一个“追思区”,在与家属协调后,这里将放置一些遇难者的遗物,而周围围绕着几十盏烛火,来祭奠的人们可以用点烛火的方式来表达哀思。“烛光是一种追思的方式,也能够指引他们走向天堂的路。”工作人员透露,10日也是罹难者的“头七”,今日这里将举办一个祭奠仪式。

台湾复兴航空表示,在8日的大陆旅客家属说明会上,26名大陆罹难者中,有2家(共3具遗体)的家属迫切希望将亲人遗体运回大陆,其余大部分家属同意遗体在台湾就地火化。复兴航空在当日下午紧急向主管机关提出申请。

罹难旅客家属提出遗体运回大陆的需求后,海协会与海基会本着人道关怀的精神紧急协调,同意以特事特办的方式,放行从台湾出境及入境大陆。

截至9日21时,复兴空难航班机上人员寻获55人,受伤15人,死亡40人(均已完成遗体身份确认),3人失踪不明。其中,31名大陆乘客中,3人受伤、26人死亡、2人失踪;22名台湾乘客中,11人受伤、10人死亡、1人失踪;5名机组人员1人受伤,4人死亡。

 

 

搜救人员开挖河底寻3失踪者

◆搜救人员在水中排成一列,以长竿入水探测,希望可以增加找到失踪者的几率

综合台湾“中时”、东森新闻网9日报道 复兴航空班机失事第6天,搜救持续进行,希望能快点找到3名失踪乘客。

前一天利用声呐探测结果,河流下游共有22个地点疑似有金属反应,也是9日主要的搜救重点。另外,3名失踪的乘客刚好都坐在机身断裂处,搜救人员不排除3人是被埋在淤泥中,现场也准备了长竹竿,打算向下开挖河底淤泥,把搜救范围向下延伸。

台军方也表示,将持续派遣兵力,全力投入失踪乘客搜寻任务。

据了解,目前大部分的生还者伤势大致上都已经稳定下来,也陆续出院,其中计程车司机周锡东9日中午办理出院手续。

台北市立联医忠孝医院院长萧胜煌9日说明复兴空难部分伤者病情,其中遭飞机波及受伤的计程车司机周锡东恢复情形良好。在空难当中幸存的林明威一家三口,太太江郁颖和1岁大的儿子伤势已经没有大碍,但因为江的鼻梁骨折,还需要再进行手术,所以目前仍在住院中。

 

 

冷风冷水 多名搜救人员重感冒

据台湾东森新闻网9日报道复兴空难搜救行动9日持续展开,不过,连日搜救的结果造成许多潜水人员重感冒,将向中南部征调人力。

由于冷气团一波波来袭、气温低,台北市代理消防局长吴俊鸿说,许多潜水人员因此重感冒,截至9日下午,已有15名警消出现不同病症。其中,台北市消防局秀山分队宋姓小队长在支援第一天空难搜救勤务,返队后即出现身体不适症状,休息2天后仍感不对劲,8日自行就医后,被检出罹患肺炎需强制住院治疗,所幸发现得早,目前已转入一般病房治疗中。

 

 

 

 

“有的家属一到台北就已崩溃,有的还在崩溃的边缘,勉强控制着自己的情绪。”

来自厦门的志愿者吴继彤(右图)说,在这么大的灾难面前,面对失亲的家属,任何安慰的言语都显得苍白无力。“我们能做的,只有陪伴、轻抚、拥抱,给他们依靠,听他们倾诉,甚至陪他们一起流泪。”

2月4日复兴空难发生后,厦门十多位像吴继彤这样的志愿者,第二天就飞抵台北。厦门航空台湾办事处的工作人员,也加入志愿者行列。他们默默地尽自己的努力,去帮忙了解最新最准确的信息,安抚和照顾罹难者的家属。“我们也有自己的孩子,失亲的痛苦我们感同身受,此刻,所有罹难者家属都是我们的亲人。”吴继彤说,生活还要继续,愿逝者安息,愿生者坚强。

“孩子可能还在别的医院”

那个令人心碎的时刻已过七天,对很多家属来说,这场空难还是个无法接受的现实。复兴航空的最新消息显示,机上58名旅客中,还有3人失联,包括厦门的陈仁泰、张晓滨以及金门的杨荣添。“未知与等待,对家属来说是一种煎熬和凌迟。”厦门航空台湾办事处的一位志愿者讲述,飞机失事10分钟后他就知道了消息,当了解到失事班机上有两团从厦门来的游客后,他和另一名同事结束桃园机场的接机任务,驱车急匆匆赶到松山机场的复兴航空台北站办公室。这里设有一个紧急援助中心,是空难消息的集散中心之一。他俩以志愿者的身份,把最新掌握的消息传到厦门,传给彼岸心急如焚的亲属。

这名志愿者说,失事飞机上有一名女乘客是他的同事,4日下午已确定罹难,而与她同机的儿子失联。女同事的丈夫在厦门得知消息后,承受着失去妻子的巨大悲痛,但仍心存“儿子可能还活着”的希望,于是拜托厦门航空台湾办事处工作人员帮忙打探他儿子的下落。

大约从傍晚开始,厦门航空台湾办事处工作人员到台北安置伤者的各大医院,逐一核实,寻找这位“可能还活着”的小男孩,直到5日凌晨1点多,仍然杳无音讯。

该怎样告知这个结果?“我们在继续寻找,孩子可能还在别的医院吧。”厦门航空台湾办事处工作人员表示,虽然知道凶多吉少,但他只能在电话中宽慰这位心存希望的爸爸。

“再坚强的男人也会崩溃”

飞机失事的第二天,也就是2月5日,这位爸爸乘坐厦门飞桃园的最早航班抵达台湾,他从桃园机场直奔台北市第二殡仪馆。

寒风细雨中,殡仪馆一片哀戚,很多前来探视离世亲人的家属泪如雨下,无法言语。有的戴着口罩,却掩不住早已哭红的双眼。

“这位从厦门赶来的爸爸很坚强,他在努力地控制着自己的情绪,完成DNA取样,认领妻子遗体和遗物。”这位厦门航空台湾办事处志愿者说,殡仪馆室内的气氛非常压抑,这位爸爸偶尔会走到室外独处一会。“这个时候,我无法用合适的言语来安慰他,只能不断地轻抚他的肩背。”

而后,这位爸爸在另外一位志愿者的陪伴下,来到基隆河边的失事现场,了解他那失踪的儿子是否已经找到。

煎熬在持续。6日上午,经过地毯式的搜寻,这位爸爸等到的却是两个小男孩冰冷的遗体,而其中一具就是他亲爱的儿子。两个小男孩被打捞起来的时候,还系着安全带,坐在相邻的座位,手牵着手。参与搜救的兰阳救难协会副大队长陈国辉当场就哽咽着为他们祈福:“小朋友,不要怕,已经不冷、不痛了,手牵手一起回家吧,安息……”

“平时家庭和乐,瞬时失去爱妻和儿子,再坚强的男人也会崩溃。”这位厦门航空台湾办事处志愿者说,他们随后的工作,就是协助这位爸爸把两位亲人的遗体运送回厦门。

“陪伴他们,有时跟着流泪”

40多岁的吴继彤,是厦航志愿者组织“家庭紧急事件援助团”成员,她的孩子已经在上大学。复兴空难发生后,他们一行十多位志愿者,于5日抵达台北,与其他志愿者一起,尽自己所能去安抚罹难者家属,也协助处理相关善后事宜。“我是一个孩子的妈妈,对家属失亲感同身受,此刻,在我们的心里,所有罹难者家属都是我们的亲人。”吴继彤说,他们在每个罹难者家属身边都安排了一至两名志愿者,在酒店与家属同住一个楼层,以便提供更细致的服务。“我们这些志愿者当中,很多都是取得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的,我自己也是一级心理咨询师。”但吴继彤说,即便如此,他们在安抚家属的时候,最好的办法也只能陪伴他们,端茶喂水,轻抚肩背,给他们拥抱,听他们倾诉,“因为,在失亲的痛苦面前,对家属说任何安慰的话,都是苍白无力的。”

6日上午,已确定身份的罹难者部分家属到基隆河失事河段举行招魂仪式。凄风苦雨,山河呜咽。“孩子,我带你回家。”家属的声声呼唤,在场的人都泪流满面。吴继彤说:“每个在场的人都能感触到家属内心最深沉的伤痛,我们也忍不住跟着在旁一起流泪。这个时候,跟着流泪或许是志愿者安抚家属唯一最好的方式。”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