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泰嵩口镇建设开放式和透明式的政府机关

  • 东南网  
    东南网2月3日讯1月28日,记者来到永泰县嵩口镇政府,发现大院已拆了围墙,工人们正在修整场地、栽花种树、布设木凳,院子的一角还准备修建健身休闲设施。镇党委书记张培奋介绍,该镇为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更好地服务民生,去年底拆除了政府大院围墙,建设开放式和透明式的政府机关。

据了解,嵩口镇政府周边住房密集,公共活动空间狭小。政府大院围墙拆除前,周边群众不仅缺乏休闲场所,往返市场也需从围墙外的小路绕行,多有不便。去年年底,该镇党委政府在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情况“回头看”的过程中,听取了多方建议,统一了干部思想,决定拆除围墙。围墙拆除后,群众可以在这里休闲散步和临时停车,可以直接穿行政府大院,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同时,镇政府将一座老办公楼改造成旅游规划愿景馆,群众可以随时走进去,了解政府对古镇保护与发展的最新规划,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

张培奋说:“拆除了围墙,不仅只是为群众提供休闲服务,更重要的是让群众更方便地向我们反映问题和困难,更好地监督我们的工作。”采访之际,记者在镇长鲍瑞坊的办公室巧遇来反映情况的林大爷。林大爷家住月阙村端公坂厝,他说,修葺古厝预计要10万元,他们自筹了7万元,希望政府能补助一点。鲍瑞坊当即表示,政府鼓励民间自发的保护古厝行动,会考虑补助一部分资金,并请专家帮助指导修葺。“正月你们林家聚会时,我也会到场参加讨论。”听了镇长这番话,林大爷露出满意的笑容。他对记者说:“围墙没了,门卫撤了,我们找干部办事、反映问题更加方便了,好啊!”

碧坑自然村因地势较高,200多名群众长期用水困难,镇政府多方努力,不久前终于将自来水管铺进山村;芦洋125县道与芦际公路之间数百米长的连接路段,过去是破损严重的土路,镇里设法筹集10多万元,将其改造成水泥路,大大改善了佳洋村、际头村2000多人的出行条件;镇政府还设立便民服务中心,进一步提高为群众办事的效率……如今,嵩口镇正以建设开放式和透明式的政府机关为契机,在广大干部中推行“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工作理念,更好地推动发展,为群众排忧解难。

记者点评>>>

重在拆“心墙”

永泰县嵩口镇政府拆除围墙的意义在于实现了与群众“零距离”接触。不仅丰富了群众文化娱乐生活,而且群众去政府办事、反映问题更加方便了。镇干部心里明白,这样做是给自己增加压力。没有墙的隔离,他们的行为很容易显露在群众面前,需要更加遵守办公制度,注重自身形象;需要更加直接地面对群众,直面问题。压力自然比以前大了。但是,他们认为,这也是一种改进工作、更好地为群众服务的动力。政府本来就是为群众服务,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的。他们主动拆掉围墙,充分体现了主动接受这种压力的勇气。嵩口镇政府以此为契机,推动进一步转变干部工作作风。他们为群众办了解决用水难等一件件实事,推行“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工作理念……可以说,他们拆的不仅仅是围墙,而是横亘在干群之间的“心墙”。

当下,一些地方的少数干部,还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主动为群众服务的意识还不强,与群众之间还有一定的隔阂。这堵“心墙”必须拆除。与群众心连心,政府工作才能赢得群众更多的信赖和支持,形成良性互动,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