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400多年历史古墓险被毁

  • 莆田网  

 

 

傅琮陵墓

“400多年历史的明朝古墓现遭人破坏,整个墓园差点就被毁了。”昨日上午,泉州海内外傅氏宗亲联谊总会、鲤城区常泰街道锦田社区居民傅先生等人同时称,该古墓位于南安市霞美镇仙河村东清自然村旁的一山头上,最近有一个在建的工程随时有可能毁坏古墓。

随后,记者和多名泉州知名文物专家赶到南安霞美。专家实地考察了该明朝古墓,现场联名提出“具有一定的历史文物价值,建议该墓就地保护”的书面意见。据悉,该墓的主人为“三世谕官”第二世谕官傅琮,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而其数万傅氏后裔遍布海内外。

明朝古墓险被毁 傅氏后人求助早报

傅先生等人反映称:今年上半年傅氏后人发现,在墓旁开发建设的南安滨江三期建设工程有可能毁坏这一明朝古墓,他们第一时间向南安滨江开发区管委会反映,请求不要伤及古墓,相关负责人表态不伤及。

但是,在随后的建设中,施工人员不顾这一古墓的历史价值,在古墓四周大肆开挖,如今不但将古墓部分构件毁坏,同时将古墓前方及左侧的山体挖掘一空,目前离墓穴只有三四米远。发现这一情况后,傅氏后人再次找到南安滨江开发区管委会,要求立即停止施工。结果,管委会对此要求置若罔闻,继续施工。无奈之下,傅先生等人只好向相关专家及早报求助。

专家建议就地保护 申报市级文保单位

昨日上午,泉州市博物馆原副馆长林德民等文保专家闻知此事后,赶赴现场,实地考察。结果发现,该陵墓是明代典型的糖水灰墓葬。从表面看,该陵墓至今保存完好,没有损坏的痕迹,墓内极有可能存在明朝乃至更早时期的各种珍贵文物,该陵墓具有较高的文物保护价值。

据此,专家们现场建议傅氏后人尽快向相关部门提出申请,将此陵墓列为文物保护单位予以保护。随后,专家们结合之前了解和掌握的史料,联合作出三条书面意见,当面交给南安滨江开发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傅琮墓为夫妻合葬墓,糖水灰结构,保存基本完整,具有一定的历史文物价值,建议申报南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建议该墓地就地保护。

南安滨江开发区管委会:将暂停施工

昨日上午,南安滨江开发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李先生介绍,在此之前,南安有关部门曾在媒体发布“迁墓启示”,同时明确“清朝古墓补(赔)偿款3000元、明朝古墓补(赔)偿款一万元”等相关迁墓补(赔)偿标准。但是,由于当时无人提出异议,相关施工人员也没有意识到上述陵墓是明朝古墓应该予以保护,从而出现目前这一局面。

李先生表示,基于上述原因,南安滨江开发区管委会将暂时停止施工,同时将上述情况向上级相关部门汇报反映,由其作出具体处理意见。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