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大帽山现酷似“鹿角”岩画

  • 莆田网  

 

 

画面内圆穴上方凿刻了两条弧线,呈鹿角状(画圈处)

近日,漳州市东山县大帽山又有了新发现。专家在大帽山海拔约200米处的一块岩石上,发现了一幅酷似“鹿角”的古岩画。东山县文化发展研究会副会长、研究员陈立群说,这幅岩画跟今年10月份在大帽山发现的“蛙人岩画”只有几十米之遥,基本能肯定是新石器时期的岩画。不过,其创作动机与文化含义,有待于进一步探索研究。

12月7日,东山县文化发展研究会、铜山古城文化发展促进会联合组织9位会员,在陈立群的带领下对大帽山进行史前文化调查。陈立群在休息时,无意中发现了这一幅奇特的岩画。

该岩画面积为88厘米×88厘米,画面凿刻了一个直径8厘米的小圆穴,圆穴上方凿刻了两条细长流畅的弧线,画痕有半厘米深,分别向左右上方展开,且有较大曲折,呈鹿角状,又似流星般的星象图,造型奇特。

岩画有“刻在岩石上的远古密码”和“史前文明的印记”之称。东山岩画遍布山海之间,至此,东山县已发现的岩画已有18处之多,其数量和规模之大,在福建省中可居首位。大帽山文物资源丰富,现已发现的有新石器时代的贝坵遗址,特别是新近发现的长12米,宽4.2米的“蛙人岩画”。【莆田异次元网络】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