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我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情况

  • 传媒中国  
核心提示

“我有一座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是诗人海子对住房的诗意描写。现实生活中,部分中低收入者却难圆安居的梦想。为有序解决这一部分人的住房困难问题,我市从2008年开始,启动保障性住房的建设。112个项目、19364套住房, 22.51亿元的投资总额,这是我市6年来取得的成绩。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公租房、限价房,不同类型的保障性住房,却一样惠利于民。保障性住房成为一项民生工程,“托底”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让他们“住得进、住得好、住得乐、住得有尊严”。 
  目前,我市的保障性住房建设情况如何?惠及多少群众?未来将如何发展?记者进行了探访。

 
终于住进了“安乐窝”
  
  10月30日上午,涵江区卓坡小区11号楼10层,67岁的徐秀云和老伴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温暖的秋日透过窗户照进客厅,他俩边看电视边享受着阳光。
  这是一套两室一厅建筑面积为61.7平方米的房子。现成的简洁的装修,配备了隐形防盗网、灶台等设备,虽然面积小,但厨房、卫生间、阳台、客厅、餐厅一应俱全,南北通透,打开阳台和房间的门窗,四面通风,洒满阳光。
  2013年,徐秀云和老伴以及儿子儿媳住进这个刚刚落成的新房,这是涵江区的廉租房。
  “老伴之前在龙岩煤矿上班,现在一个月退休金只有1000多元,儿子儿媳在服装厂打工,每个月也只能有一两千元的收入,14岁的孙子在涵江十七中上学也需要不少费用,不要说买房,租房对我们来说都是一种很重的负担。”徐秀云说,自从住进这里以后,一家人感觉生活更有奔头了。
  享受到住房保障的不仅仅是徐秀云一家。
  走进涵江卓坡小区,15栋18层高的崭新房子红白相间整齐划一,小区内处处绿树成荫花香四溢,楼宇间凉亭步道休闲设施配备齐全,更配套有未成年人活动中心和3万多平方米的涵江区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幼儿园。
  “经济适用房的价格每平方米3200元左右,仅是同一地段商品房价格的二分之一,而且还可申请商业贷款或公积金贷款。”涵江区住房保障中心负责人姚韶勇告诉记者,涵江区卓坡经济适用房(含配建廉租住房)工程,是涵江近年来最大的保障性住房民生工程,也是我市近年集中成片保障性住房项目的典型。70亩的用地面积上,建设经济适用房11幢共952套、廉租房3幢共504套、公租房1幢192套,项目总投资约3亿元。
  同一天,在城厢区霞林街道坂头保障房,9号楼5层的502房,60平方米的房间内光线明亮,秋风徐徐,60几岁的吴大妈边听着莆仙戏,边做着玫瑰花手工。
  今年7月份,吴大妈和女儿、孙女一起搬进了新房。廉租房实物配租的保障标准是人均17平方米,因为是低保户,可免收保障面积内的租金和物业费,超面积部分按2元/平方米/月计租。吴大妈所租住的廉租房超过9平方米,一个月月租仅需要18元。
  “坂头保障房9号楼共有144套房子,其中42套廉租房,其余的为公租房。目前廉租房已配租31套,公租房配租58套。”城厢区住建局相关分管领导李晓忠说,租住廉租房的低收入家庭,保障面积内按1元/平方米/月计租,超面积部分均按公房租金2元/平方米/月计租,物业费自付一半,政府出一半。低保家庭免收保障面积内的租金和物业费,超面积部分均按公房租金2元/平方米/月计租,计算下来,租住的家庭月租均不超一百块,有些甚至是全免费,负担大大减轻。
  公租房也为外来引进人才提供了栖息之地。坂头保障房9号楼的58套房子,与莆田市第一医院进行对接,定向为外来紧缺人才配租,让公租房的政策普及到更多的人群。
  
万人享受政策阳光
  
  “我市的保障性住房从2008年开始,通过集中新建、配建、回购改建、长期租赁等多种方式,到现在已累计开工各类保障性住房项目112个、19364套,惠及几万名群众。”市住建局住房保障科科长林高岭告诉记者,近2万套保障性住房中,廉租住房项目31个共5351套、经济适用住房项目9个共3300套、公共租赁住房项目61个共10004套、限价商品房项目11个共709套。而截至目前,累计竣工各类保障性住房9284套,竣工总建筑面积约48万平方米,全市历年累计实物配租配售到位8360户,历年配租配售率为90.05%,近万人享受到政策阳光。
  百姓安居,才能乐业,才能有幸福生活。
  如今,各类保障性住房覆盖范围从最初的中心城区街道逐步延伸到全市范围,已实现全市56个乡镇(街道)全覆盖,目前保障性住房申请已不受城乡户籍限制。在人群上,保障性住房的面向对象由原来的单一的城市低保户住房困难家庭扩展到全市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农村住房困难居民在同等条件下和城镇居民同等享受城镇住房保障措施。
  此外,保障性住房的准入门槛也在不断降低。经济适用房家庭收入由2011年的6万元调整到现在的10万元,公租房家庭收入由2011年的6万元调整到现在的12万元。
  去年12月份,我市研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保障性住房管理的通知》,规范了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并轨运作的衔接程序,并提出了“两房并轨”零星交叉分配和差别化租金管理的指导意见,优先保障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涵江区卓坡配建廉租住房二期192套廉租房已制定并轨配租方案,预计年底配租到位;仙游县计划把鲤南82#地394套廉租房、鲤南68#、69#地中兴保障房小区342套公共租赁住房,共736套列入“两房并轨”房源,目前正在研究制定分配方案。
  具有稳定收入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也纳入我市公共租赁住房保障范围。在外来务工人口密集的开发区(工业园区)和城乡结合部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加强对城市一线公交、环卫及园区外来务工人群的分类保障措施。目前,城厢区将西沙员工社区2#、3#廉租房224套剩余房源并轨为公租房管理,集中、分类配租给符合条件的公交司机、立翔鞋业及彩钢等园区企业外来务工人员,预计年底配租到位;秀屿区四新保障性住房等项目将鞍钢公司等当地企业约320户住房困难职工纳入分类保障范围,切实解决外来务工人员住房问题。
  目前,经济适用房中,位于中心城区的九华农场经济适用住房共500套第一批次238户已完成资格审核,预计今年年底选房;其余262套已向社会公开申请,现正在报名登记;位于华林工业园区木兰溪沿岸的祥和水岸经济适用住房共500套第一、二、三批次共计约260户已完成资格审核,其中第一、二批次已完成选房,第三批次预计年底选房。目前,城厢区祥和水岸经济适用住房仍有约240套接受社会申请,现正在报名登记;位于笏石镇的秀屿区经济适用住房264套已向社会公开申请,现已完成资格审核79户。
  而廉租房和公租房中,位于西天尾的荔城经济开发区廉租住房,除并轨为公租房保障园区企业外来务工外,目前仍有8套廉租住房接受社会申请;位于中心城区的西庚廉租住房正在进行二次装修,预计明年向社会公开申请;位于黄石工业园区的七镜公共租赁住房已向社会公开,同时面向园区企业外来务工人员集中配租,目前正在报名登记;由黄石工业园区管委会投资建设的园区配套廉租住房现正在进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下一步将面向园区企业外来务工人员集中配租,解决园区外来务工住房困难问题;位于笏石镇的秀屿区四新、吴厝、度田、丙店等地的廉租住房共计659套实施两房并轨向社会公开申请,并同时向当地企业外来务工人员实施分类保障,目前已配租到位404户……
  拉开一张大网,保障性住房将“托底”更多的人群,圆更多人的住房梦想。
循序渐进寻求突破
  
  保障性住房,让中低收入者有了“安乐窝”。但因起步较晚,我市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过程依然困难重重。
  “目前,各主城区保障性住房建设进展不均衡。如荔城区、城厢区保障性住房起步较晚,成效慢,我市已建成的部分项目分布较分散,中心城区集中新建的保障性住房小区较少。”林高岭告诉记者,目前虽已推行保障性住房配置权力运行网上公开,但在资格审核过程仍存在一些困难。如街道、乡镇业务水平不一而足,准入条件、资产认定办法未尽细化健全,造成部分资产、收入信息判断难度较大。此外,保障性住房的后续管理难度较大。“产权移交、改造装饰、物业管理、分配入住、租金管理及退出机制和制度目前尚不健全。”林高岭说。
  “但保障性住房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 再难也要上。”林高岭说,下一步,我市将争取加大对住房保障建设资金的投入支持,做好未来几年内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土地利用规划、资金计划及片区实施规划,并全面推行保障性住房配置网上审批和信息公开,同时探索市场化管理机制,尝试委托管理、购买服务等方式。并将保障性住房的“触角”深入到新就业职工、新毕业大学生等群体中去。
  我市的保障性住房还在寻求更大的突破。涵江区率先探索拟在平原镇城乡结合部建设保障性住房,三江口镇塔山保障性住房项目,届时将试点用于保障当地农业转移人口及农村住房困难户群体。本着“离地进城,同城共权”的原则,同步转移户籍改革措施,对退还农村宅基地并离地进城的农村居民采取以地换房、以房换房、货币补偿、提供住房保障等措施,循序渐进解决在城镇化过程中自愿退还农村宅基地并进城转移人口的住房安置问题。
  保障性住房,保障“住有所居”,百姓安居梦想,已经照进了现实。

 

环境优美,崭新漂亮的保障性住房卓坡小区一角。

低保户吴大妈没有了负担,正快乐做着手工。

廉租房住户在明亮的客厅里看电视。

涵江卓坡小区内配套的公立幼儿园。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