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传统剧目改编

  • 传媒中国  
        重视对传统剧目的整理改编,是仙游鲤声剧团以陈仁鉴先生为代表的上一代剧作家的主要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团圆之后》、《春草闯堂》这两部是陈仁鉴先生根据传统剧目整理、改编的,成为他的代表作,被戏曲评论界誉为化腐朽为神奇,推陈出新的典范。我从事专业戏曲创作三十多年了,新创的剧本多,改编的很少,只改编整理了两个传统剧目《叶李娘》与《蒋世隆》。为什么我很少涉足于传统剧目的改编呢?因为我与上一代编剧所处的时代、环境不同。陈仁鉴先生创作的鼎盛时期是在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初期,那个时期戏曲界大力提倡推陈出新,仙游编剧小组收集了数以千计的传统剧目,整理改编自然成了他们的主要工作。而我开始学习写戏的时候,正是传统剧目遭到全面禁演的时代,我走上专业写戏的道路的时候,首先开放的剧目是《逼上梁山》和《海瑞罢官》。这两个都可以称为新编历史剧吧。加上我自己没有受到多少传统剧目的熏陶,个人对中国历史特别感兴趣,就注重于新编历史剧、古代剧以及现代戏的写作了。
  到了一九九六年,《乾佑山天书》到福州演出时,扮演配角茜桃的王少媛拿了一个优秀演员奖,评论家王评章就对我说,你应该为王少媛写一个戏,让她的表演潜力能更充分地发挥出来。王少媛也有这个意愿。我就开始注意找个合适的题材来写个以旦角为主的戏。听老艺人说《叶李娘》这个传统戏表演很有特色,我就产生改编《叶李娘》让王少媛主演的念头。找到《叶李娘》的本子一看,我犹豫了。这个戏原本只有四折,第一折叶李娘刺血写本,第二折叶李娘击鼓上本,第三折贾太后训斥贾似道,第四折叶李娘在刑场上遇赦得救。情节简单姑且不论,思想内容难以被当代观众接受才是个大问题。叶李上书斥责权相贾似道,被判处死刑,妻子叶李娘从夫为妻纲出发,刺血写本,恳求代夫受刑,保住夫君性命,以延叶氏宗祧。当代人会接受、理解叶李娘这一举动吗?弄不好人家要批评我在宣扬封建的伦理道德。我面对这么一个传统本子,迟迟不敢动笔。后来我想,改编这个传统戏的主要目的在于使演员能继承发扬莆仙戏丰富的表演艺术,思想内容并不重要,只要能为当代观众所理解就行了。所以我着手改编了,把叶李娘刺血写本的动机从伦理扭到爱情方面。为了渲染叶李娘对丈夫的爱,加了第一场的戏;为了使观众更能理解、敬重叶李,加了一场叶李在贾似道利诱威胁面前不动摇的戏;为了充分展示莆仙戏旦角表演艺术,我加了一场叶李娘四处奔波、求亲告友的以谋营救丈夫的戏。老艺人说,莆仙戏旦角负枷的表演很有特色,我加了一场监狱里的戏,让叶李娘负枷出场……
  总之,这个戏我既塑造了一个能为当代观众所能理解的具有传统美德的女性,又注重了如何展示能为当代观众乐意欣赏的莆仙戏传统表演艺术。我从事戏曲创作以来第一次如此注重表演艺术的继承和发扬。通过《叶李娘》剧组的努力,尤其是主演王少媛的刻苦,这个戏的演出,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不但普通观众喜欢这个戏,而且戏剧专家对这个戏的表演艺术也赞不绝口。一九九八年十二月,《叶李娘》在北京上演时,专家们不但高度评价王少媛精湛的表演艺术,而且对我从注重剧本的思想内容转到注重传统表演形式予以充分肯定。评论家章诒和撰文说:“我看莆仙戏《叶李娘》之所以兴奋不已,正是因为个戏的改编搬演,我感受到郑怀兴的戏剧创作,从美感特征层面上开始了从内容到形式的转移。换句话说,就是从审美关系的层面上,开始了从注重文学到注重形式、注重表演的转移。”在一九九九年福建省二十一届戏剧调演中,一些戏曲专家看了《叶李娘》后,激动地说,“想不到莆仙戏的表演艺术这么丰富!”“莆仙戏原来这么好看!”
  对传统剧目的整理改编,有两条路子可走。一条是注重主题的提炼,一条是注重表演形式的运用。如陈仁鉴先生根据传统剧目《施天文》改编的《团圆之后》、根据《邹雷霆》改编的《春草闯堂》就是属于前者。这类剧目大都思想性强,有浓烈的时代精神,被誉为“化腐朽为神奇”,但名为整理改编,其实是另起炉灶,完全是一个新剧目,见不到原本的表演形式了。而我改编的《叶李娘》走的是另一条路,注重于保留传统剧目的表演形式,只是为了让当代观众能够理解和接受,才对思想内容作了一些更改。
  改编《叶李娘》以后,我认识到莆仙戏的许多表演艺术急需抢救、继承下来。“艺以人传”,老艺人一走,他的那些拿手戏也都带走了,失传了。还健在的老艺人已寥若晨星,屈指可数,且年过古稀者为多。因此如何抢救、继承莆仙戏的优秀表演艺术,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最为迫切的任务。这光靠呼吁不行,要做实际的工作。作为编剧的我来说,要尽快整理一些富有表演艺术的传统剧目了。于是,我就选上了《蒋世隆》。
  为什么我要选上《蒋世隆》呢?因为我一进戏曲界,就听说莆仙戏的“瑞兰走雨”的表演很有特色,它是莆仙戏传统剧目《蒋世隆》中的一折。我找了《蒋世隆》的全本来看,又跟关汉卿的《拜月亭》、施惠的《幽闺记》以及梨园戏残存的几折《蒋世隆》比较一下,觉得莆仙戏这个本子有自己的特色,民间演出本的味道很浓,整理出来除了可供日常演出外,还具有戏曲史研究的意义,因此我就着手做这项工作了。我这次整理传统剧本的目标非常明确,不是要化腐朽为神奇,而是为了继承传统表演艺术,所以采取类似裱褙古画的方法,力求做到修旧如旧。由于这是一个民间演出本,靠历代艺人口传身授而流传下来,难免有些以讹传讹,加上许多莆仙的方言土话,读起来非常吃力,有些词句就像天书一样费解难懂。我在整理过程中,既要尽量保存莆仙戏传统语言的特色,又要让当代观众能听得懂,尤其要让外地人看得明白,所以就努力寻找它与现代汉语的契合点。在唱段方面,旧的唱词能用的尽量保留,必须改动、润色的也要严格遵照旧抄本上标明的曲牌的格式,原来几句就几句,一句几个字就几个字,不加也不减,原来押什么韵,也得照押不误,甚至平仄都不要改变,就像填词一样。因为莆仙戏的曲牌跟锣鼓经、演员的表演程式是环环相扣的,牵一发而动全身。我们既然要为继承传统表演艺术而整理这个本子,就要尽量保持原汁原味。本子原汁原味,才能使音乐、锣鼓以至表演保持原汁原味。所以每整理一个唱段,我都找莆仙戏的老音乐家谢宝燊先生,向他请教,同他商榷。尤其庆幸的是,谢宝燊先生在五十年代曾从老艺人那儿记录下来《蒋世隆》的不少唱段和曲牌,这次就成为我整理的最好参照了。只是旧抄本太长了,我为了顾及现在的欣赏习惯,进行了一些压缩;二是不知是抄者的疏漏,还是别的什么原因,我觉得剧中有几个地方非补上唱段不可,就补了上去。所以不敢称改编,只敢叫整理。《蒋世隆》付排了,我们还是请老艺人来执导,让他把传统的表演艺术一招一式都传授给了年轻演员;我们还是采用一桌一椅的传统舞美,花了很少的经费。但是这个戏参加了省二十二届调演,还是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不但许多专家都称赞我们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工作,而且观众也非常欢迎,说这个戏好看。调演之后,鲤声剧团又再接再厉,排演了《千里送京娘》、《三鞭回两锏》、《朱朝连》、《活捉三郎》、《龙女弄》、《咬脐打猎》等一批莆仙戏传统折子戏。香港中国艺术推广中心的艺术总监王先生看了这些传统折子戏后,大加赞赏,邀请鲤声剧团于2010年6月赴港演出,受到香港观众的热烈欢迎。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