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木兰陂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 传媒中国  

木兰陂至今仍发挥着拦洪、灌溉的重要作用

位于莆田母亲河木兰溪下游的木兰陂,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昨日,记者了解到,日前,莆田木兰陂通过了由中国国家灌溉排水委员会组织的现场考察和技术评估,同意向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推荐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项目,进入国际评审准备阶段。

全国四项目 入初选名单

据了解,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是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ICID)从今年开始评选的世界遗产项目,旨在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在用古代灌溉工程,挖掘和宣传灌溉工程发展史及其对世界文明进程的影响。各成员国国家委员会组织本国的遗产申报,ICID国际专家组评审通过后,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将于今年9月19日在第65届ICID国际执行理事会上公布。

我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申报工作由中国国家灌溉排水委员会组织实施。经推荐、自荐申报,今年6月底完成申遗项目的国内申报组织工作,共收到15个项目的申报材料。7月份,入第二阶段的申报材料的初审、确定初选名单及国内专家组考察评估。最终,四川乐山东风堰、浙江丽水通济堰、湖南新化紫鹊界梯田及福建莆田木兰陂等4项工程列入中国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初选名单。木兰陂是国内考察评估的最后一处申报项目,目前第二阶段工作全部结束,转入向ICID国际申报评估的准备阶段。

历经三次选址 定在木兰山下

全长168公里的木兰溪是闽中最大的河流,也是莆田人民的母亲河。受海潮顶托影响,古时木兰溪溪水经常泛滥成灾,给沿岸人民带来灾难。公元1064年,长乐人氏钱四娘捐家资万缗,在木兰溪将军滩上筑陂兴利,由于陂址选在上游出山口,未建成即被洪水冲毁,钱四娘愤而投江。不久,其同乡林从世又在下游重建,但工程刚建成即被海潮冲垮。公元1075年,县令李宏奉召主持重建,在僧人冯智日帮助下,经过详细踏勘,将坝址选在木兰溪出山口下游约1公里处,采用筏型基础,用巨石砌筑拦河坝闸。公元1083年,全长219米的木兰陂终于建成。因陂建在木兰山下,故而得名木兰陂。

莆田市木兰溪防洪工程建设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木兰陂位距出海口26公里,是具代表性的拒咸蓄淡灌溉工程,是王安石变法时推行《农田水利法》的历史见证,也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灌溉工程之一。“木兰陂灌溉工程对于莆田南北洋平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南北洋平原原来是‘蒲草丛生、不长禾苗’的沼泽地,木兰陂建成后便成为沃野良田。”这位负责人表示,木兰陂在1988年时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至今,木兰陂仍然发挥着拦洪、挡潮、排涝、蓄水、引水、灌溉的重要作用。其中,灌溉工程涉及全市9个乡镇、178个村1万多公顷的农田。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