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岁老人蜗居高桥下,漂泊50年仅回家一次

  • 传媒中国  

说起当年往事,79岁康宗能频频落泪

 

 

目前,79岁的康老伯就蜗居在漳华路高架桥下

“长路归来焉能识,久别重逢宛如遇”,有人曾将此句,誉为张艺谋电影《归来》的最佳概括。

可对79岁的芗城区人康宗能来说,只身在外漂泊近50年后,重回漳州,却没有《归来》电影中陆焉识的运气。老宅所在地建新楼了,厝边也无处找,唯一在世的四弟生活困苦……熟悉的家乡,陌生的气息,无助的他蜗居在延安北路高架桥底下,等待着有机会再见当年妻儿。

回想当年离开漳州芗城区,康老伯内心更有说不出的苦。他最惦记的,是当年正在牙牙学语、蹒跚学步,1岁多的儿子,还有为了生活,不得已和他离婚的妻子。“我们夫妻俩当时感情好,儿子长得很像我,要是能再见他们一面,就好了”。

近50年在外四处打工只回过漳州一次

如果不是因为身体突然不适,右手脚不利索,康老伯也许还不会踏上回家路。在他的心里,对“家”有着无法言表的痛。

儿子出生前,康宗能退伍在漳州糖厂工作,妻子唐淑惠在漳州电厂工作,夫妻俩日子过得甜蜜。但上世纪60年代初,康老伯丢了工作。而因他的原因,妻子在厂里也呆不下去了。一时间,夫妻俩都没了生活来源,此时妻子刚怀了孕。

在儿子1岁多时,妻子和他商量,要不两人离婚,妻子改嫁,才能养活儿子。“我和她感情很好,她勤劳能干,不得已啊”。

离婚没多久,唐淑惠带着儿子改嫁了。心里难受的康宗能,没多久,只身离开漳州。

近50年来,他只身一人在外,到过龙海、永安等多地四处打临工。七八年前,在泉州安溪县虎邱镇停住了脚步,并学会了修理电器。

可没想到,日子刚好了些,病就突然到来。再也无法做工,好心的房东和邻居照顾他半个多月。6月底,房东买了张车票,送他回家。

刚踏上回家的路,康老伯思绪万千。很久以前,他曾途经芗城,去找在罐头厂工作的二弟。二弟告诉他,76岁的老母亲去世了(老父亲是印尼华侨,未回漳州)。“那次,呆不到一天,我就离开了”。

这是他最后一次和亲人联系,“在漳州呆不久,‘急心’(闽南语,心里压抑难受)啊”。

 

想再见当年妻儿但老宅变新楼无处寻

回到漳州的康老伯,没等来亲人相见,却只见物是人非。

新华东路中山街122号,母亲和兄弟住的地方,如今已改建成新楼。来回询问多人,找不到老厝边了。入赘的前妻家,在岳口街马公庙18号,现在也建了新楼。辗转多日,他终于找到住在芗城区石亭镇北斗村的四弟康宗益。他才得知,在市区的二弟和在华安的三弟,都去世了。

前妻和儿子,也没再和四弟联系,不知去向。“胖嘟嘟的,长得很像我,特别可爱,我哪舍得离开他啊。”前天,在延安北路高架桥底下,康宗能一提起儿子,话没说完,就哽咽脸红。算一算年纪,儿子都已到中年,或已为人父了。

当年,是康宗能给儿子取的名,叫“康健男”。可他心想,儿子或许早就改名或改姓了吧。“哎,亲戚很多,散了散,都找不到了”,每每提及,康宗能都埋下头,陷入沉思,许久不再言语。

无依无靠高架桥下成了他的“家”

四弟留他在家住了十几天。可眼见着四弟家也不好过,康宗能无奈地又一次离开。加上腿脚不利索,又没钱,几个星期来,康宗能一直呆在延安北路高架桥底下,靠好心的过路人送吃的度日。

直到漳州义工俱乐部的曾艺敏、黄惠聪发现了他。

昨天,根据当年唐淑惠娘家在马公庙附近这一线索,海都记者找到巷口街道民主里社区居委会。居委会党支部书记苏少山帮忙联系了辖区几位年长的老人,但都没有人认识唐淑惠。而关于康宗能家里的住址,苏少山说,以前有个中山街社区居委会,也隶属巷口街道办事处,但后来就没了,分散成立好几个居委会。

那康宗能是否还会有人事档案留在漳州糖厂呢?昨天下午,漳糖社区居委会张月荣书记说,在2008年,糖厂改制,被南华集团收购,工人都买断工龄了。根据康宗能是1958年进厂的说法,居委会帮忙联系了一位同时期进厂,曾在厂卫生院工作的沙女士。但她回忆,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

原漳州糖厂人事负责人叶先生,翻阅了从1958年到现在的员工档案,其中共有16位康姓员工,但没有康宗能。“如果当年他丢了工作,有可能厂里把他的档案送回原籍,也就是所在的公社(现巷口街道办事处)”。

而巷口街道办事处党政办工作人员郑先生说,根据查找结果,目前街道办也没有相关档案。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