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标“电子保函”为企业减负

  • 湄洲日报  

破解投标保证金给企业带来的资金压力,解决递交纸质保函的弊端,市行政服务中心创新保函递交形式,推行公共资源交易“电子保函”服务,实现建设工程电子招投标“网下无交易,网上全流程”的莆田模式,构建优质营商环境,提升了城市文明形象,服务我市“突出开放招商、强化项目带动”。

市行政服务中心工程交易中心主任陈少煌介绍,过去投标企业在投标建设项目时,可选择交纳投标保证金或递交纸质保函。投标保证金要按工程估算价的2%缴纳。开标后,候选企业公示3天,中标结果再公示10天后,才能启动退回保证金程序。若公示期间,遭到投诉,保证金须待投诉处理结束后启动退回程序,这就造成企业资金流转困难。而选择递交纸质保函时,投标企业经办人员须到中心递交保函原件,经常要排队等候两三小时。外地企业更要长途赶路或者招募本地送保函的办事员前来递交保函,导致投标成本高昂。临近截标时,急于递交的投标人相互推搡,造成开标秩序混乱,同时开标室也容纳不了日益增长的投标需求。

企业办事的痛点,就是服务升级的发力点。去年4月,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组织相关科室和软件开发商前往福州市马尾区、龙岩市,就电子保函在工程建设招投标领域的应用开展实地调研。调研后,中心召集银监、住建、水利、交通、财政、国资、自然资源等部门就开发电子保函征求意见,各部门对此均表支持。

市政府常务会议经研究,同意在工程建设招投标领域开发电子保函。市住建局出台相关文件,明确须在我市有分支机构的保险、担保公司、银行等才可开展业务。7月24日,正式上线运行莆田市工程建设项目投标保证金电子保函系统。自此,我市实现了“线下现金保证”到“线上电子保函”的转变。

该系统上线后,投标企业在网上直接向金融机构申请保函,从申请到完成保函递交只需几分钟,足不出户即可在线完成保函开具,切实减轻企业资金占用压力和办事成本。至今,莆田市公共资源交易业务系统的投标保证金电子保函平台已注册企业3489家,为358个项目开具电子保函88288笔,保费1200万元,节约资金794.59万元,减轻企业沉淀资金228.85亿元。

目前,我市向社会公开开放莆田市公共资源交易业务系统的投标保证金电子保函平台标准接口,已有14家符合资质的银行、担保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申请对接。对接开发应用的有7家金融机构,其中6家为保险公司、1家是市中小企业融资再担保公司,为投标人提供多种选择。

“电子保函的运用开启了企业不见面投标的新局面。”陈少煌说,同时将防止围标串标的技术端口前移,实现2家或以上不同投标单位在计算机网卡MAC地址、CPU序列号等硬件信息均相同的情况下,无法申请同一项目的电子保函,解决“一机多函”问题,有效规避围标串标等违法行为。

本报记者 黄凌燕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