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有序推进不规范地名清理整治

  • 湄洲日报  

本报讯 (记者 吴伟锋)昨日,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连日来,我市对割断了地名文脉、损害了优秀传统文化、妨碍了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一些“大、洋、怪、重”等不规范地名进行了清理整治,进一步规范地名命名管理,优化发展环境,提升城市形象,方便群众生活,推动美丽莆田建设。

此次整治工作至今年10月结束。9月底前,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不符合标准的居民区、大型建筑物和道路、街巷等地名标志中不规范地名进行清理;对缺失、破损、不符合国家标准地名的标志进行更新;对户外广告标牌、地图领域中的不规范地名信息进行清理;及时变更相关证照上的地名地址信息。同时,加强清理整治巡查,拒不整改的,要依法联合强制执行。

6月中旬,我市对4条擅自命名、设牌、怪、重的道路名称进行公示,分别为城厢区华亭镇的下在村横路,涵江区梧塘镇囊山寺处的礼佛菩提大道、福兴路,秀屿区秀屿国税旁的环城东路。目前,下在村横路、环城东路已着手整改,另外2个地名也在进一步征求整改意见中。

市地名办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坚持审慎稳妥、依法实施,以人为本、便民利民,体现特色、传承文脉,依法依规、标本兼治的原则,对居民区、大型建筑物和道路、街巷等地名中存在的“大、洋、怪、重”等不规范地名进行规范化、标准化处理;对标注不规范地名的地名标志、道路交通标志等公共标志牌进行更换;对涉及不规范地名信息的居民身份户籍、不动产登记、工商注册登记等地名地址信息予以变更;对房地产广告、户外标牌标识、互联网地图、在线导航电子地图等载体上的不规范地名进行清理。各有关部门应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引导社会各界自觉使用标准地名。

延伸阅读

所谓“大、洋、怪、重”等不规范地名是指:地名含义、类型或规模方面刻意夸大,专名或通名远远超出其指代地理实体实际的“大”地名;以外国人名地名以及使用外语词及其汉字译写形式命名的“洋”地名;盲目追求怪诞离奇,地名用字不规范、含义低级庸俗或带有浓重封建色彩的“怪”地名;一定区域范围内多个地名重名或同音的“重”地名。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