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埭头社区不老翁志愿者:将“老有所为”进行到底

  • 泉州晚报   

他们平均年龄超过60岁,但人老心不老,仍在社区工作中发挥余热——

不老翁志愿者:将“老有所为”进行到底

“不老翁”志愿服务队队员与老人们谈心

核心提示

老当益壮,这个成语用在丰泽区城东街道埭头社区“不老翁志愿服务队”队员身上,再合适不过了。平均年龄60多岁的他们,依然活跃着为社区居民、老年人提供志愿服务。照顾居家养老服务站的老年人饮食起居;协助社区开展移风易俗工作,带头弘扬新风气;为社区义务巡逻,维护治安……平凡的志愿服务活动中,“不老翁”们无处不在。

□本报记者 廖培煌 通讯员 宋樱 文/图

照顾服务站老人饮居起食

说起不老翁志愿服务队,就要提到埭头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站。2012年,埭头社区在丰泽区率先成立居家养老服务站。服务站施行“医养结合”,需要一支常年开展志愿服务的队伍,免费义务服务这些入住的老年人。

埭头社区书记蔡学群介绍,在社区和老年人协会一帮热心老人的倡议下,“不老翁志愿服务队”成立了。“不老翁”,顾名思义,就是告诉大家,志愿服务队员多数是老年人,但人老心不老,在志愿服务中发挥余热。就这样,老年人协会会长、副会长,社区热心肠的老人,纷纷主动加入了不老翁志愿服务队。

每天清晨5点多,不老翁志愿服务队的老人志愿者们就踩着时间点,到服务站里洗菜起火煮早餐。老人们的饮食要清淡,易消化。有的志愿者慢火煲稀饭,烹炒时令蔬菜;有的志愿者到市场上采购刚出炉的油条、包子。准备妥当后,把早餐摆好,召集老人们前来享用。

服务站里居住着10名老人。他们的活动场所,志愿者们每天都要清扫、拖洗。很多老人志愿者把这里的事当成头等要事来办。忙完这边的志愿服务工作以后,才回家照顾孙儿,料理自己的家务。

参与社区治安移风易俗工作

埭头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站是示范服务站,前来参观的人无不赞叹这里的环境整洁幽雅、服务周到,这主要得益于不老翁志愿服务队的无私奉献。

这两年开展移风易俗工作,不老翁志愿服务队也发挥了不小的作用。遇社区居民有红白喜事,他们就与老年人协会一道,到居民家中发放移风易俗的村规民约,做他们的动员工作,帮助居民料理红事、白事事务。

前几年,社区居民安征迁到美仙山小区二期,那时候周边环境还没有全部完善,小区频频发生丢失电动车事件。为了改善社区的治安情况,不老翁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成立治安巡逻分队。

他们邀请派出所民警,给社区老人讲解安全防范知识。每天抽出四五名老人,身穿红马甲、佩戴袖标,早上、下午、晚上分时段在小区重点部位、楼层巡逻。有了他们的参与后,社区治安大为好转。近一两年来,在小区范围内,电动车失窃事件鲜有发生。

将志愿服务精神坚持到底

“小区里到处活跃着不老翁志愿者的身影,他们令人敬佩。”提起这些老人志愿者,社区居民陈先生竖起大拇指夸赞。

居家养老服务站里有位80多岁的阿婆,家人在中心市区居住,老人基本独居,不老翁志愿服务队、老年人协会会长蔡炳杰和队员们非常照顾她,经常了解她的身体情况。有一次,阿婆生病了,蔡炳杰赶紧打电话叫医生来给她检查、抓药,队员们为她煮汤、粥喝。阿婆十分感动,逢人就夸志愿者们是好人,是“自己人”。

日常生活中,不老翁志愿服务队的成员们还对社区乱贴乱涂、乱倒垃圾、乱停车子、乱摆摊设点等不文明行为进行劝阻,身体力行地维护社区的绿化和环境。

目前,埭头社区不老翁志愿服务队有10多名成员,平均年龄60多岁,年长的超过70岁。对于“不老翁志愿服务队”这一无上光荣的称号,每一位“不老翁”都自感角色虽小,但却很光荣,责任也不小。他们说,会将“老有所为”的志愿服务精神坚持到底。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