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好一方水土 实现永续发展 ——城厢区多举措推进水土保持

  • 湄洲日报  

华亭镇后角村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建设现场。

工作人员进行水土保持宣传。

治理后的灵川镇云庄村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

□本报记者 林晓玲 通讯员 易振环 陈丽君 文/图

秀美的溪流两岸不再杂草丛生,裸露的沙土地被改造成生机勃勃的绿树丛林、茶园果园……经过多年治理,城厢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成效显。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治好一方水土,才能实现永续发展。2012年以来,城厢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就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提出的“进则全胜,不进则退”的要求,把水土流失治理作为水利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加快推进全区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让绿水青山永驻。

■科学编制规划 做好项目储备

水土流失治理是一个长期存续、不进则退的过程。2012年2月22日,城厢区成立了由区委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区水土保持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分管副区长担任主任,并调整、充实新一届水土保持委员会组成成员,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各级水土保持委员会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同时建立挂钩联系制度,形成上下配合、分工负责、齐抓共管、一级促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

科学治理,规划先行。城厢区水土保持办办公室主任邹金锁介绍,城厢区对全区水土流失治理进行科学规划,做好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治理区的划定工作,组织编制全区中长期水土保持规划工作,完成了《2012-2020年城厢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规划》。

自2012年2月起,该区组织对全区水土流失率在13.59%以上的3个镇进行了调查摸底,归类建档,并科学制定水土保持发展目标、总体布局、建设任务、投资规模,规划了一批储备项目。如东圳水库清洁型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整治工程,城厢区延寿溪小流域——东太片、照车片、松峰片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城厢区常太镇院里溪、莒溪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城厢区灵川镇后亭溪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城厢区华亭镇西湖溪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以及城厢区东海镇东海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等,积极争取国家更大支持。

■创新投入机制 提高执法能力

水土流失治理需要加大投入,城厢区创新投入机制,主动对接上级扶持政策,建立项目储备,争取更多项目纳入中央、省和市的资金补助盘子,统筹协调水务、国土、环保、林业、农业等部门的项目和资金,持续加大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投入。2012年至今,共向上级争取到了9个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总共投资1426.96万元,其中省级以上补助990万元,其余436.96万元为地方配套资金。

“水土保持关系到地方的生态发展,也是关系到千秋万代的民生工程,群众都非常支持。”邹金锁介绍,城厢区还采取“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引导企业、个人和外商等社会资金参与水土流失开发治理。如华亭镇后角村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总投资220.14万元,其中省级专项资金150万元,地方自筹及群众投劳折资70.14万元,构建出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的良好工作格局。

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每一项水土保持治理成果的取得,不仅体现了各级党委政府对水土保持工作的关心重视,也凝聚着水土保持工作者们的辛勤和汗水。

每年的12月10日为全省水土保持宣传日,今年12月份以来,城厢区水务局同志就开始忙着宣传,通过在路旁、房前屋后刷写宣传标语,营造项目建设氛围,宣传水保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并以全国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教育行动为载体,以新水土保持法宣传为重点,广泛开展水土保持宣传活动。邹金锁介绍,2012年以来共张贴标语200张,挂横幅标语40幅,发放水土保持宣传画5000多张,发放水土保持宣传购物袋5000多个。

2012年,该局被列为全国第二批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水土保持监督执法能力建设单位。该局充分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报请区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还相继制定了《城厢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查和审批管理规定》《城厢区水土保持监督检查规定》等制度,依法把水土保持方案作为前置审批条件,规范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管理,不断推进水土保持监督执法能力建设,全面提高水土保持依法行政和依法管理水平。

同时,严格控制山地茶果园等开发,及时有效地预防人为造成新的水土流失,保护水土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12年以来共审批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50个,共征收水土保持补偿费550多万元。

■完善治理模式 打造青山碧水

12月14日上午,在城厢区华亭镇后角村,顺达溪已清淤拓宽,沿着溪岸,建起了四五米高的护岸,浅灰色的石块和透水砖砌出整齐的图案,护岸旁1.8米宽的步道已铺上部分红色砖,两台挖土机正紧张作业,十几个工人正在搅拌水泥铺设步道。邹金锁介绍,顺达溪河道为木兰溪支流,发源于鬼坑里,主要承接红旗水库泄洪及区间来水。该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两个月前开工,综合治理措施面积252公顷,建设安全生态水系1公里,对溪流全段进行清障清杂,新建生态护岸655米,人行道737米,绿篱655米,还在中间段建设了一个景观台。该项目将在本月底完工,建成后,将改变两岸沙土不断向溪流流域倾泻的局面,附近的居民也有了休闲放松的好去处。

12月16日,记者来到城厢区常太镇,东圳水库环库区公路旁边,以往沿途大片的枇杷林,不少已经被涵养水分能力更强的樟树替代。为了构筑东圳库区“生态修复”防线,2016年5月,我市正式启动东圳水库湖滨缓冲带治理工程退果还林项目,率先在岭下、长基、利车、坑洋等4村同步实施退耕退果,选择香樟、木荷等涵养水分能力强的树种,对涉及的耕地、果地经济林实施造林或改造。

城厢区做好造林绿化重点项目推进工作,其中东圳水库退果还林项目征用东圳水库高程81.3米至环库公路以下的林(果)地约1.1万亩,对现有枇杷林地进行强力修枝,保留龙眼、橄榄、芒果、荔枝等树种。2016-2018年实施总面积8232亩,退果还林面积6572亩和封山育林1660亩。目前,已完成退果还林面积约6200亩,完成封山育林面积1660亩,东圳水库流域逐步实现“清水下山、净化入河”。

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不是矛盾的对立面,而是相互促进的共同体。城厢区坚持“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方针,大胆创新治理模式。

根据城厢区地理位置特点以及水土流失现状,该区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主要是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实行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农业耕作相结合,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在江河上游,大力开展水土流失坡地生态修复、造林种草、植被恢复、涵养水源,构建区域生态屏障;围绕水源和农田保护、山洪灾害防治和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开展护岸护坡等农村河道综合整治,实施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以坡地茶果园为重点,采取前埂后沟田面工程和截、排、蓄、灌等地表径流调控手段,开展综合整治,发展农村特色产业。

凝心聚力谱新篇。2012年至今,城厢区共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330公顷,其中封禁治理2115公顷,坡改梯45.9276公顷,修建排水沟6122米,河道护岸建设总长4072米,营造水土保持林11287株。自2015年以来,全区共完成造林绿化27366亩,占上级任务21570亩的112.4%,其中完成森林景观带7629亩,生物防火林带2910亩,重点生态区位林分修复9229亩,其他人工造林更新7598亩,完成森林抚育面积27828亩。

青山更秀丽,绿水更多姿。城厢区加强水土保持,让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协同并进,让家园更美好。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