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摄影家协会主席马金焰: 镜头记录城市美丽蝶变

  •   

“1984年,我从南平回到莆田,莆田刚建市不久。”新闻沙龙上,市摄影家协会主席马金焰说,这些年来,他的镜头追随着莆田的发展而变化。他定格的画面,记录着改革开放中莆田的发展与文明进步,一图胜千言,无声胜有声。

摄影,离不开器材。马金焰深刻感受到改革开放以来,影像科技飞速发展。上世纪70年代,照相机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是奢侈品,可望不可及。“拍摄用胶卷,一卷36张,成本20多元,冲洗也很昂贵。上世纪80年代,我每月工资45元,只能拍摄、冲洗一卷照片。”马金焰说,那时候他很珍惜每一张照片,构图认认真真,取景小心翼翼,也因此练就了深厚的摄影功底,养成了后来使用数码相机,也要精心构图的习惯。

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数码相机流行,速度快,像素高,拍摄无后顾之忧,拍不好可以删除。这几年,手机拍照悄然盛行。在人人都是摄影师的时代,专业的摄影师已玩起了航拍,过去翻山越岭才能拍到的图,现在依靠小飞机,空中全景接片、录像。马金焰说,如今一个上午拍的片,可以相当于以前一年拍的量。

摄影,需要取景。“莆田建市以来,召开了七届党代会,从第二届党代会开始,我每届都有参与拍摄。”马金焰说,主会场从市政府旧礼堂到东方国际大酒店,再到悦华酒店,对比拍摄的影片,会务环境越来越好,设备越来越先进。就是在同一地方,同一角度,按下快门,也会发现反差明显,一目了然。这也说明城市在变化、在发展。“以前拍摄城市全景,我们一般到那时市区最高的东方国际大酒店楼上取景。现在城区扩大,到处高楼林立,随处登高,远眺是景,俯视是景,入框皆美景。

马金焰说,近年来,莆田创成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城市如园林,镜头下的莆田绽放“高颜值”。不久前,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第三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相继成功举办,镜头下的莆田展现“国际范”。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一村一韵、一村一景、一村一品,为摄影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也带动了一批摄影爱好者。美丽莆田繁荣了摄影艺术,而摄影图片的展示和传播,也叫响了莆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沧桑巨变。作为摄影人,作为城市记录者,我们赶上了一个好时代。”马金焰说,身为市摄影家协会主席,他要带动更多摄影界人士,继续奔走,记录城市的成长,宣传莆田的美丽,城市的文明,这是一个摄影人的社会责任感。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