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屿区践行治理木兰溪重要理念描绘人水和谐新画卷

  • 湄洲日报  

东庄镇东红河道拓宽现场。

该区利用无人机开展巡河。

□本报记者 许爱琼 通讯员 刘金通 文/图

从防汛抗旱到筑坝蓄水,从清淤引水到借水美城,从典型的沿海资源型缺水到盘活水资源做活“水文章”……如今的秀屿区,洪水有设防、污水得治理,供水有来源、水质有保障,一幅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生态画卷跃然呈现。

为有源头活水来。习近平总书记治理木兰溪的重要理念,在秀屿区落地生根。该区坚持科学治水,从治标入手、向治根发力、往治本聚焦,提升以水为主体的生态系统承载力,描绘治水兴水的民生蓝图。从顶层设计到全面部署,一场场实际行动助力美丽秀屿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

■安全之水:引来甘霖惠民生

在南日岛万峰村刘美华家院子里,一口青石板围成的水井,蓄满他童年的饮水记忆。曾经在小日岛待过6年的他,尤其难忘在那里的挑水时光。地处海岛,加上地势落差大等因素,岛上不少村庄的吃水问题,一度成为“老大难”。

作为一名十几年的水利人,秀屿区水务局局长沈国辉见证了岛上居民的吃水历史。“秀屿最大的特点,一是靠海,二是水资源紧缺。”说起秀屿的“水故事”,沈国辉如数家珍,也颇多感慨。秀屿区地处沿海,三湾环绕,地表水资源极为缺乏,属资源性缺水。由于境内没有重大河流,且多数排洪沟直接与外海相连,咸淡水混合,不适合农业灌溉和饮用,每年可拦蓄的地表水远远不能满足全区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需求,主要靠东圳水库供给。

“长期以来,群众只能饮用地下水。”沈国辉还清晰地记得,在2009年以前,全区仅有几个镇、村办的水厂,仅10来个村的少数村民及临港企业供应自来水。秀屿区属丘陵地带,高程落差较大,村落分散,地理特点复杂,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曾有一组数据让人揪心。秀屿区辖7个镇、148个村(居),其中6个海岛行政村,海拔高度在70米以上的村有3个。然而,全区饮水不安全规划内人数46.7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68%,占全市饮水不安全人数的27%。

“迈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也在变化,安全的饮用水成了刚需。”沈国辉说,为解决群众饮水问题,全区累计投入超过6亿元,建设5个水厂及一个一体化净水装置。目前,包括万峰村在内的144个行政村共有10万多户通上自来水,每个行政村供水入户率达90%以上,基本实现供水全覆盖。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已基本完成建设,向全区供水,日供水能力达到15万吨,缓解供水紧张局面。同时,开展饮用水源地专项整治行动,东风水库保护区内严格环境准入,禁止非法排污口、畜禽养殖等违法行为。目前库区环境质量良好,水质达Ⅲ类标准。

此外,全区着力节约环保水资源,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到2018年底,全区用水总量控制在2.02亿立方米以内。该区还推进加油站地下油罐防渗漏改造,防治地下水污染。

■生态之水:清淤治污得民心

来到秀屿区土海湿地公园,驻足绿道,远眺溪面,时光静美。“没想到家门口就有这样的水景公园,现在可是我们莆田的网红公园。”昨日,笏石镇西徐村的林亮说,公园紧邻公司,水清景美的迷人风光,成了同事们休闲好去处。

土海湿地是木兰溪流域南洋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秀屿区排涝调洪区,也是全区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泊,湖水直接为周边农田提供水源,最终汇入木兰溪出海口。近年来,秀屿区积极借鉴我市城区“绿心”水系保护措施,全力做优土海湿地城市“绿肺”,水系生态环境显著改善提升。如今,土海水系的治理,又被赋予新的意义。

得益于木兰溪的科学治理,一湾清水经东圳水渠注入土海,缓解了土海流域生态径流不足的问题。“但东圳水库是全市人民的‘大水缸’,必须优先保障供水,无法作为稳定、长期的生态补水措施。”秀屿区住建局局长林团代介绍,区里从水体污染治理、周边片区污水收集处理、强化生态径流补充等角度综合考虑,提出土海水系内循环的解决方案。通过截流、内循环水处理、人工湿地深度处理和生态补水四个方面,在周边顶社河和坝边河连通沟处设置闸门,将河水引流至坝边河入湖口;设置橡皮坝,抬高汇水处水位,通过截流进入地埋式循环水处理设施,之后再进入湿地进行深度处理;达到地表水IV类水标准后进入土海水系进行补水,最终以洁净的水流汇入木兰溪。

思路一变天地宽。木兰溪治理的生动实践中,全流域治理是关键,也是生态文明的样本。秀屿区深刻领会,积极践行,坚持“全覆盖、全流域、全环节、全过程”的工作思路,推进河道整治。全区共有124条河道,总长445公里。通过全面推行河长制,严格落实“一河一策”,着力清除淤泥、沟通水系、调活水流、清洁水源,力争全区每一处水域都成为新景观。目前,笏石溪与土海连通工程一期基本完工。同时紧抓水生态全面提优,争取将土海纳入南洋水系综合整治范围,建成连通平原和沿海的绿色水生态走廊。

治水要治污。河流污染,根源在岸。该区实行水陆统筹,大力推进黑臭水体整治,从源头上抓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完成顶社河2.5公里截污管铺设、下游清淤1.5万立方米、笏石溪至顶社河补水工程。针对上游豆腐作坊等生产性污染,建设专线污水收集管网,接入区港城污水厂集中处理。加强综合治理和污染源排查,向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开战,依法打击企业环保违法行为,全面开展规模化畜禽养殖执法检查。

■金银之水:景美业兴顺民意

引来生态活水,筑造活力秀屿。木兰溪的综合治理,兴利除害,带动秀屿辖区河流水质清澈,为广大群众带来了丰厚的生态福利,也为产业发展增添了活水。

一个个水利规划正在由蓝图转化为生动实践,一项项工程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石门澳产业园的崛起是生动的缩影。“木兰溪治理实践中‘一张蓝图干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的精气神,让我们倍受鼓舞。”秀屿区临港产业园管委会主任张志高说,产业园项目大、配套多,区委采取指挥部驻点攻坚摸式,每个人身兼数职,经常披星戴月,奔波在园区、部门、企业和工地之间。他们推行“挂图式”作战,推行“清单式”管理,扭住关键、精准发力,并通过“销号式”督办,建立工作台账,确保事事有回音、样样见成效。如今,永荣项目一期正试投产、二期已经启动,其产业链项目乙烷乙烯也签约落户石门澳。

眼下,石门澳工作模式已在全区复制推广,形成了带动效应。高端装备产业上海电气风机设备项目一年内从动工到投产;纺织新面料产业华峰一揽子7个项目全面铺开,两年已建厂房近百万平方米;清洁能源产业海上风电、冷能利用产业冰雪小镇以及三棵树等一批大项目陆续开工建设投产。临港产业龙头集聚,形成规模效应,全区工业总产值比建区时增长近15倍,财政总收入增长8倍多,秀屿正在成为我市极具活力的增长极。

在秀屿区描绘的蓝图中,将开发“一片区”、创建“一小镇”。“一片区”即加快土海湿地片区周边土地整理,建设城市综合体,引进一批餐饮娱乐、酒店住宿、观光购物、金融服务项目,壮大平台经济、总部经济,聚拢人气、兴商活贸,促进城区成片繁荣。依托土海湿地良好环境,利用秀屿民营医疗优势,突出康复医疗、健康养生等特色,建设“康养小镇”。同时,拓展生态旅游等功能,构建“一心”“二环”“五组团”,即土海湿地公园,湿地生态体验环、医养产业发展环,医养社区组团、医疗产业组团、商业服务组团、养生度假组团、生态游憩组团,打造现代康养小镇。

城水相悦,缘水而兴,美丽秀屿展新颜。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