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江区涵西街道干群合力推进水质提升攻坚行动

  • 湄洲日报  

街道党员积极带头行动。

水质提升全面攻坚持续推进。

□本报记者 蔡玲 通讯员 林亦霞 文/图

古镇涵江的迷人之处就在于水。每一条溪流,都流淌着浓浓的乡愁,成为人们的情感寄托。

“乡愁是美的,我们要把记忆中的美,变成眼前生活中的美,把乡愁变成乡恋。”涵西街道党工委书记林梓雄说,治理和保护好一方碧水,既是一项民生工程,更是一份义不容辞的责任。

自全市三大攻坚战百日攻坚号角吹响以来,涵西街道按照市委“百日攻坚打硬仗、强化责任勇担当”的要求和《涵江区2018年木兰溪、萩芦溪、龙江溪三大流域水质提升攻坚行动方案》的部署,上下一盘棋,强化问题导向,抓重点、攻难点、改痛点,全面推进水污染整治工作。一个又一个治理项目热火朝天推进,一批又一批党员干部带头治理,一名又一名群众主动参与保护……

■找准问题现场攻坚

人的生存一刻也离不开水,万物因水而灵动,因水而秀美。爱上一座城,源于一片水泽。“以前,弯弯的河道上,小船摇摆着穿过拱桥;河岸边,大家可以直接用河水煮饭、洗衣,我还常和小伙伴在河中游泳玩耍。”世代生活在宫口河边的老居民陈元棋感叹道,在早期的旧城改造中,许多河沟被填埋,水系遭到了破坏,宫口河也成了排污河,两岸的生活污水、垃圾都往河里排泄,河水很快就变黑变臭,往昔的风光已不在,令人惋惜。

前段时间,在涵江区水环境综合治理一期工程宫口河清淤工程中,涵西街道积极配合,街道干部与社区干部一起,在烈日下,沿着河道徒步排查污水排污口,重点对入河排污口的位置、大小,污水来源及河道是否存在垃圾、臭水等一一进行摸排,进一步做好截污工作。在挡水围堰清淤工作开始后,该街道派出专人在现场协调相关事宜,推进宫口河水环境整治。

挖掘机对河道进行清障、清淤,干部群众对堤岸上种植的菜、藤进行清理,老党员义务巡查,保洁员来回打捞……连日来,热浪滚滚袭来,涵西街道水质提升攻坚的热潮也持续升温。涵西街道办事处主任李跃腾说:“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三大攻坚战’之一,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要保障。我们清楚地看到,水污染防治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整个体系中,占据了不可动摇的地位。街道内的河道都属于木兰溪,总长约8640米,流经9个社区,涉及面广。要还群众一个良好的水环境,我们就更应不遗余力,突出治水,找准问题,源头治理。”

从“水里的问题”找出岸上的“根”,该街道已排查出排污口420个,河道边垃圾堆放点、陈年垃圾、侵占河道等142个,企事业单位的排污口44个。

在曾经一派水乡商贾云集、人丁兴旺、物资往来流通生机勃勃的涵江萝苜田,水心河贯穿其中。然而,由于附近部分群众环保意识薄弱,一度导致河道两岸垃圾成堆、淤泥堆积,一湾河水成了“死水”。7月19日,涵西街道组织30多名街道干部、楼下社区干部,对水心河进行集中清淤清障。记者在现场看到,由于该片区古建筑密集、道路狭窄,只能以小型挖掘机为主力进行作业,“铁手臂”在河里上下摆动,一铲又一铲地倒在手扶拖拉机上,三四辆手扶拖拉机则来回把淤泥、垃圾运出去。7月21日,该街道再次组织延宁社区、楼下社区、青年社区的干部对水心河及岸边环境卫生进行治理,河面干净了、陈年垃圾不见了,周围群众纷纷叫好。

7月22日,街道党员干部与群英社区党员志愿者对群英河侵占河道建筑物进行拆除。天气虽然炎热,但却挡不住党员志愿者干事的热情。行动中,大家有的拿起榔头,有的挥动锄头,配合挖掘机拆除清占河道的建筑。经过数小时的“激烈战斗”,河道上面积约150平方米的违章建筑被拆除。

眼下,群英河的围堰工作已完成,正在抓紧进行清淤。近日,该街道主要领导再次对该河道的排污情况进行调查,并在现场制定了临时截污方案,对六一路至闽中水产品批发市场段的排污口进行封堵,再铺设管网对闽中水产品批发市场至安达路段进行纳管,然后再做“水里的文章”。

目前,该街道的内河都列入了全区水环境综合治理一期工程PPP项目范围。街道主要领导主动与区水务局、住建局、中国水电对接,对街道内的河道现状、水流走向、排污等情况,多次联合现场查看,探讨设计方案。截至7月24日,该街道共封堵排污口45个,排污口纳管7个;拆除渔网3处90平方米、瓜棚搭盖38处1425平方米、违章建筑19处337.4平方米;清理垃圾堆放点7个;河道清淤1890米、1542立方米。

■以考促效一线建功

攻坚战不仅是打响了一场战斗,还是锤炼干部队伍的“考场”。涵西街道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紧贴百日攻坚战的任务目标,大力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把“一线工作法”“一线考察法”“一线问责法”落实到水污染防治工作中,作为提升干部精气神的重要举措和选拔“好干部”的重要抓手,并紧密结合实际,制定出台考核机制,对“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的干部进行问责,对在攻坚战中表现突出的,在提拔推荐、年度考核、评优评先等方面优先考虑,推动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在一线考察“指挥棒”的作用下,涵西街道广大干部精气神得到大幅提升,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得到有效激发,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担当,敢于动真格,全力以赴整治水环境,形成了你追我赶的浓厚氛围。

水污染防治工作只有前进才有出路,涵西街道实行双河长制,为河流代言,把污染整治的责任下到每一个支部、每一名党员身上,成为河流的责任守护者。对绿色发展理念的遵循,对生态文明的反思和对河流治理的检验,都会在全面推进河长制的时间中展现更清晰的前景。

针对排查出的排污口和侵占河道、搭盖瓜棚、陈年垃圾等112个问题及媒体曝光现象等进行整改,该街道加大督查力度,一一列出整改清单,跟踪问效;对水环境整治项目全力推进,任务到点,责任到人,督促整改;对工作滞后、进展缓慢的不讲情面,公开曝光;对懒政怠政的,严厉追责。此外,涵西街道一天一调度,及时解决存在问题,通过硬手腕、明确硬任务、落实硬措施,逐渐建立水污染防治工作长效机制。

在水污染防治资金保障方面,涵西街道参照创城模式,各社区除了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宫庙、沿河受益企业积极捐资,多方筹措资金外,其余资金由街道兜底,为河道清淤清障顺利实施提供资金保障,解决了各社区的后顾之忧。

■同心同愿全民携手

河道整治行动是还居民一个整洁清澈的水环境,同时起着调节生态和排洪防涝的重要作用,且惠及民生,更需要全民携手。涵西街道楼下社区76岁的老人黄亚丕说,清清河水来之不易,一定要保护好,再也不能让污染“回潮”了。他已成为社区巡河热心人,每天总要抽出时间,沿着水心河,一边散步,一边兜转,只要看到水面上有垃圾,就想办法捞起来。老人笑称自己的巡河是“环保自治”。渐渐地,社区里像黄亚丕老人这样的“环保达人”越来越多。水黑臭过,才知水清的宝贵。

河道清障、清淤,群众都很支持。“宫口河是涵江的标志,之前没清淤,水很脏,一到夏天,蚊子就特别多。”住在河边的居民陈国通看着家门口的宫口河实施清淤治理后的变化,打心眼里感到高兴,“现在河道清理了,让人看着就舒服”。

发动群众投工投劳,营造全民参与河道整治的氛围,是涵西街道开展河道清障清淤行动的一个重要举措。孝义社区的居民黄玉粦是一名退休干部,他对宫口河龙头圆圈至青年社区的竹巷这一河段的排污管网分布情况十分熟悉。在街道干部及相关部门人员现场了解排污情况时,他主动告知情况,给施工队在设计和施工时提供了宝贵的信息,让整治工作少走弯路、缩短工期。

“我虽然老了,但却是个知轻重的人。政府需要我,我一定支持!”青年社区80多岁的老人吴彩萍,在沿河有一幢4层高260多平方米的房子,涉及截污施工。当街道干部到老人家中做工作时,老人二话不说,当即签下了《拆迁补偿协议》。

“拆,我自己拆,明天就拆。”该社区居民沈美钗在河道边有一间面积9.86平方米的简易木屋在这次拆除的范围之内,社区干部入户时,她也作出明确表态。第二天,她二话不说便自己动手拆除了。

水,承载着老涵江人的记忆。经过水污染防治后,涵江又将唤回河沟纵横,水道如织,两岸人家傍河而列,商街面水的水乡美景。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