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屿区多举措整治城区黑臭水体

  • 湄洲日报  

本报讯 连日来,秀屿区动用大型机械设备,对笏石顶社河进行清淤疏浚(如图),整治黑臭水体,清理淤泥、垃圾、漂浮物约1.72万立方米。

为了消除城区黑臭水体,秀屿区着重从清淤疏浚、沿河排污口截污、生态补水三个方面开展治理,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据介绍,顶社河属于镇级河道,源于笏石镇后郑山,经秀山村、北埔村、顶社村后汇入土海,主河道长2.86公里,上游宽度3米至5米,下游宽度10米至15米,汇水面积约2.2平方公里。由于该河地处秀屿老城区,居民比较集中。从阳光幼儿园至建行段,顶社河上有个涵洞,长约500米、高2.2米,盖板上建有居民楼。因源头无水,旱季枯水期河道流动性差,上游地区存在不少豆制品作坊,制作过程中产生废水,没有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再加上雨污合流,各种因素叠加在一起,长年累月淤积,造成了黑臭水体。

在清淤疏浚的同时,秀屿区加大资金投入,在笏石农贸市场与下游交汇处,设置了一段1000多米的截污墙,将水体周边的生活污水收集到管道,进入市政污水管网,同时在上游建了一个污水收集池,收集豆制品厂产生的废水及生活污水。

秀屿区住建局局长林团代介绍,河流自净能力的恢复关键靠生态补水,引水入河才能做到标本兼治。该区从上游、中游引入水源,让水体流动起来,做到流水不腐。实施东圳干渠生态补水工程,今年从东圳水渠向顶社河补水34万吨,实现“北水南调”。同时,采取“东水西调”,利用笏石溪吴黄水闸控制上游蓄水,然后新设抽水泵站,将笏石溪中游的水源补充到顶社河桥头。

此外,秀屿区还对顶社河进行植绿护坡、生态修复,在下游河岸两侧种植芦苇、翠芦莉、香蒲、蟛蜞菊、遍地黄金等地被,长达500多米,面积有2万多平方米,努力实现水清岸绿。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