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厢区人民法院交通法庭创新多元化解工作机制

  • 湄洲日报  
  “真没想到,原来觉得很麻烦的事情几个小时就处理完了,而且还不用来回奔波,交通法庭的设置和工作机制极大地方便了老百姓”。日前,城厢区一交通事故受害人感慨地说。

城厢区人民法院交通法庭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工作原则,积极规范立、审、调程序,实行交通事故处理、立案审查、诉前调解、司法救助、判后答疑等“一站式”服务,让老百姓舒心。

为进一步方便当事人化解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该院持续优化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流程,打造交通事故处理绿色通道,由交警大队、交通法庭、司法局、保险行业协会等多家单位联合办公,并与社会治理服务中心、教育局、商会等多家单位进行对接。法庭起草莆田市首份《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的实施办法》,由城厢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出台,实现由法院唱“独角戏”向多部门“大合唱”联动多元化解的转变,有效破解了交警部门处理伤员救助难、判决款项执行难等瓶颈,便捷高效地审理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受到了群众的点赞。

如今,通过整合调解资源,该院交通法庭立案服务窗口对于适用简易程序案件做到收案程序从简,将争议不大、无争议事实的小额交通事故案件从案件审理流程中剥离出来。当事人不仅可以利用大调解中心自由选择适合的部门进行调解,实现案件自由流转,法庭还会主动对接社区调解员、大中型企业负责人等社会各方力量,推行网格化社区调解模式,使交通事故纠纷矛盾关口前移,变过去的“坐等上门、被动应对”为现在的“主动发现、主动解决”,创建了“横向部门联动、纵向条块联合”的调解新格局,实现“进一个门,办所有事”。

此外,该院还依托网络在线视频软件,创新打造“互联网+调解”审判服务新模式,不断探索便民新举措,利用微信、QQ等线上平台进行多种方式远程调解,“零距离”司法化解多起矛盾纠纷,实现线上、线下“双平台调解”,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司法需求。

一条条举措的创新,一项项规定的出台,该区这种“多元化调解,一站式服务”让当事人在家门口就能打官司,极大地方便了当事人。

“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如果走正常诉讼程序,一审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如果有一方提起上诉进入二审,当事人获得赔偿的时间就更长了。”该院交通法庭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多元化解工作机制,事故赔偿诉求自提出到结案前后时间大大缩短,这对当事人而言,不仅节约了经济成本,而且更重要的是及时做到案结事了人和。

据统计,今年1至10月,该区通过多元化解工作机制达成调解的案件就达460件,较去年同期传统模式化解的案件增加11%,70%以上的当事人在事故当天达成调解并获得赔款,案件自动履行率达98%。这一创新的工作机制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不少当事人还向法庭工作人员赠送锦旗表示感谢。

本报记者 朱建婷 通讯员 黄盈熹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