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深化人才工作助力美丽莆田建设

  • 湄洲日报  

来自福建华峰新材料有限公司的德国籍专家托马斯获得中国政府友谊奖。

我市积极开展各类职业技能竞赛,培养和选拔各行业高技能人才。

福建省闽中有机食品有限公司被授予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发挥高层次人才作用,加强研发力量,提升品牌竞争力。

人才是发展之基、创新之要、竞争之本。可以说,人才事业与莆田发展密切相关。

近年来,我市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以深化人才评价机制改革为重点,进一步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充分释放人才活力,着力加强专业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为美丽莆田建设提供了坚强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引进人才

为发展注入新动能

9月29日,2017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颁奖仪式在北京举行,共有来自21个国家的50名外国专家获此殊荣。该奖是为表彰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外国专家而设立的最高荣誉奖项。来自福建华峰新材料有限公司的德国籍专家Dr. Thomas Walter Schmidt(托马斯·沃尔特施密特)博士名列其中,为我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外国专家。

托马斯是德国材料学博士,是我市第四批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目前为华峰公司化工总工程师。他带领团队自主研发Haptic技术,采用水性环保油墨进行3D立体印刷工艺,先后申请专利12项,并有2个项目参与国际研发合作。

人才的支撑和不断的创新为华峰公司赢来了市场的认可,企业竞争力也得到了提升,其核心自主知识产权产品Haptic订单已排到了2020年。

托马斯是我市引进高层次人才的一个缩影。近五年来,我市高度重视人才工作,通过不断完善人才引进与集聚政策,创新体制机制,强化人才服务,优化人才环境,推进人才平台建设,吸引一大批优秀高层次人才来莆就业创业。

顶层设计是引领高层次人才工作关键。为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培养选拔,我市先后制定出台了《莆田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支持企业引进高层人才专项计划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促进产业人才发展的意见》、《莆田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11类人才遴选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实施人才“壶兰计划”的意见》等文件,以更加完善、更加细化的人才引进政策,打通人才体制机制障碍,为各类人才提供更加优质、更加精细的服务。

我市积极开展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遴选工作,给予高层次人才团队相应的政策支持。给予市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团队300万元补助,给予入选个人最高150万元补助;对能在莆实现重大产业突破的高层次人才团队实行“一事一议”,从人才、科技、工业等项目经费中统筹给予最高综合支持3000万元;对引进两院院士、发达国家院士和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人选的,除省级补助外,分别再给予200万元和100万元补助……

一系列政策、服务的实施,为我市引进高层次人才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据统计,截止2016年底,我市人才总量33.3166万人。其中,拥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位,入选中国政府“友谊奖”外国人才1位,入选省第二批、第三批青年拔尖人才共2位,入选市青年拔尖人才16位,国(境)外人才26人。全市拥有高新技术企业37家、省级创新型企业29家、省级企业工程中心29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9家、市级技术中心72家。高层次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为莆田发展带来了强大动力。

机制创新

充分激发人才活力

一直以来,事业单位的进人、用人制度都是社会关心关注的焦点之一。五年来,我市不断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注重机制创新,全面建立聘用制度,实行公开招聘制度,不断完善岗位管理制度和考核奖励制度,普遍推行竞聘上岗制度……一系列举措的落实,实现了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充分调动了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事业单位发展注入了活力。

此外,我市与时俱进推进职称制度改革。为保证职称评审结果的客观公正,在评审组织管理上,从2014年起,市直各系列职称评审的评委不再实行二年换届的固定评委会,而是组建专家评委库,由评委库随机抽取专家成立评委会。在评审方式上,所有系列职称评审均增加业务面试环节,防范滥竽充数。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和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职业特点、成长规律,我市制定印发了《莆田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科技人员职称评价改革的实施意见》,及时调整职称评价标准,将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技术创新、发明专利、标准制定以及所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因素作为职称评审的重要依据,确立以服务我市发展的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职称评审机制。另外,出台了《关于建设美丽莆田行动一线的基层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予以职称评聘倾斜的意见》,从政策上鼓励引导基层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人员积极投身建设美丽莆田行动计划。

百花齐放

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6月27日至28日,由市总工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商务局联合主办的首届莆台两地“妈祖情·两岸亲”烹饪职业技能竞赛在我市成功举办,来自海峡两岸的近百名厨艺大师同场竞技。本次活动不仅加强了两岸联系,也为我市烹饪行业人才提供了一次交流提升的平台。

今年,我市已举办多场职业技能竞赛,涵盖烹饪、茶业、邮政快递、手工木工、家政、电子商务、电力等多个行业,形式丰富,有声有色,吸引了诸多技能人才的参与。

这是我市推进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一个有效形式。

五年来,我市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围绕能力提升,我市每年组织开展职业技能竞赛系列活动,通过技能竞赛培养和选拔各行业高技能人才,弘扬工匠精神,促进技能人才学技能、比技艺,提升就业创业能力。五年间,举办各类职业技能竞赛活动50余场,通过竞赛培养高技能人才1000人以上,为我市大力发展的工艺美术、食品加工等产业提供了有力的高技能人才支撑。

围绕技艺传承,推行“师带徒”行动计划,鼓励行业协会和龙头企业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选拔企业中年轻优秀的中、高级技工拜名师、学绝技,有效发挥高技能人才领军人物师带徒的作用,培养了一大批产业高技能人才。全市共创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4个,2015年在全省率先创新开展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创建工作,已评选认定我市首批“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项目17个。

围绕技能培训,实施“见证补贴”政策。我市相继出台了《关于做好职业培训、技能鉴定补助资金申报工作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做好“见证补贴”有关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着力规范职业培训补助政策,优化服务流程,推行一站式代办服务,激发城乡劳动者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积极性。五年间,全市每年落实“春潮行动”培训计划6000人次以上;发放职业培训“见证补贴”700多人、40多万元,为劳动者提升技能提供支持。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