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屿区坚持创新驱动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 湄洲日报  
 
图为华峰新材料3D打印生产线一角。 刘金通 摄

□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记者 刘昕

秀屿区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中部。近年来,秀屿区围绕构筑“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能源基地、现代物流中心、海洋产业基地”的发展定位,大力促进产业集聚,秀屿临港工业园已初步建成以能源、石化、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为主的重要产业基地。

在“智能制造”方面,目前秀屿正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原则,着力在传统制造业基础上推进产业智能化改造升级,以智能工厂、智能产品、智能装备为主攻,推进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智能制造产业发展起步良好。

■“智能制造”引领

产业升级成效初显

据秀屿区区长蔡晃介绍,为推进智能制造发展,秀屿区主动对接“中国制造2025”,以“互联网+”、科技创新为驱动,按照“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筑平台”的要求,以重大项目和龙头企业为载体,加快工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从三方面大力推进智能制造创新发展。

首先是打造“智慧工厂”助推产业升级。引导企业打造“智慧工厂”,是智能制造的重要体现,它可以实现快速反应供应链,快速响应消费者需求,缩短产品投放市场时间,进而实现强劲的销售增长,强化盈利能力。

福建华峰新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及研发运动及户外纺织新材料的企业,公司斥资上亿元科研资金与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华大学的专家合作,共同研发智能化车间,开发运动鞋材智能生产系统,推进鞋材生产流程自动化、智能化,实现智能制造。他们研发的智能化系统投入运用生产后,过去需用300名工人的车间用工缩减至1人,极大降低了企业用工成本。同时,引进的德国卡尔迈耶纺织设备,每分钟转速由400转提高到600转,生产自动化程度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其次是通过“智能生产”助力产能扩张。“机器换工”是智能制造、实现产业升级的关键环节。作为传统制造企业,佳通轮胎从2015年开始,以工业4.0为目标,实施技术改造项目,利用现有的4万平方米厂房,引入11台自动化成型机,对半钢子午胎生产线进行“机器换工”智能化改造,生产效率提高了约一倍,成型机从日产600条轮胎/台提高到1200条轮胎/台。同时,自动化成型机还带有检测功能,自动监测生产过程中的每一环节,起到了防错纠错的作用;在贴合精度与设备精度方面亦有明显改善,进一步提高了轮胎质量,提升了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开展“智能定制”助威产品创效。近年来,秀屿加快打造“互联网+工厂”融合发展业态体系,提升全区基于互联互通的智能制造能力、基于数据驱动的创新发展能力、基于组织创新的资源动态配置能力,力争成为工业互联网创新示范城。目前,“找银网”“普天药械网”“中国(莆田)标准红木交易中心”“南日岛商城平台”等平台或已投入运营,或正抓紧开发搭建。以“找银网”为例,通过“互联网+”平台搭建,可为入驻企业提供一站式电子商务解决方案,提供珠宝作品版权交易、银饰珠宝产品研发等银饰全产业链综合服务;截至2017年8月已累计实现在线交易额30.39亿元,入驻卖家商户412家,注册买家会员21000多名,孵化新成立电商企业40多家。

■发挥主导作用引领

企业“智造”升级

当前秀屿区的智能制造尚处起步阶段。下一步,秀屿区将在政策完善、资金扶持、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发挥主导作用,采取具体措施,引领企业积极投入传统产业的智能制造升级。

该区将抓紧制定智能制造发展的总体方案,在“中国制造2025”指导下,制定具有秀屿特色的推进政策,形成秀屿智能制造发展的顶层设计。对于工业基础好的企业着力推进智能制造流程再造,包括智能工厂等基础布局建设以及嵌入工业物联网的智能制造方式;对于基础薄弱的企业则优先落实企业信息化改造工程,推进智能装备引进与工艺改造有机融合,尽快以“装备+机器人”方式替代传统以流水线工人为中心的制造方式。

政府将尽快出台资金扶持政策,破解智能制造投入中的“三贵三难”即基础设施投入贵、技术人才聘用贵、维护保养费用贵、生产方式转型难、联网协同工作难、指挥调度管理难的困境。秀屿区今年采取具体措施,在税收优惠、设立专项扶持基金、项目补贴及扩宽融资渠道等方面助力企业加快推进智能制造。

加大面向企业的技术、管理服务供给力度。政府将加快智能制造研发平台建设,推动核心共性技术产业化,降低企业改造成本。同时为企业提供人工智能、数字制造、工业机器人等关键技术领域技术服务渠道,并协同社会智库、技术中介等多方社会资源,积极探索新型产学研合作机制,加强智能制造的宣传推介、技术咨询、系统管理等服务。

建立健全多层次人才服务体系。今年秀屿区政府将主导建立“外引内育”的人才供给机制,引进一批智能制造领域高端研发人才,提升未来智能制造核心技术研发能力,同时协同省内、国内甚至海外高校及社会性职业培训机构提供面向中低端产业工人的技能提升教育与培训计划,为智能制造基础性操控提供更多的合格劳动力资源。

另一方面,加强对本地企业高层管理者的培训,引领他们在智能制造领域的观念更新。今年政府出资200万元,与清华大学合作,分四期对本地企业家和高管进行培训,从已经完成的两期看,效果良好。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