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制造逐潮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工业经济提质增效发展侧记

  • 湄洲日报  
 
图为位于涵江区的威特电子企业研发车间。本报记者 蔡昊 摄

□本报记者 吴琪娜

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工业经济被视为稳增长的“定海神针”。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绿色发展,强化创新驱动,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全市工业经济取得平稳发展。五年来,全市工业经济发展逐步从粗放走向集约,莆田制造也从低端走向中高端,有力支撑起实体经济的脊梁,为建设美丽莆田提供强劲动力。

结构优化助转型

思维决定出路,时势呼唤转型。我市坚持“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把培育重点企业、重点产业集群作为促进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主导产业优化升级、新兴产业倍增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和突破口,努力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持续健康发展。

国庆前夕,记者走进福建华佳彩有限公司,该公司业务产品企划处工作人员吕昭庆指着身边的一块黑色面板介绍道,今年6月,公司自主研发的5.2寸和5.5寸屏幕新产品已正式量产。在面板行业内,实现了0.3T量产、金属氧化物自制技术、金属氧化物+FHD高阶产品、金属氧化物+AMOLED新技术产品、0.2T水平全板薄化产品的五个世界第一。产品应用领域广泛,市场前景广阔。

作为我市电子信息产业的重大龙头项目,华佳彩正式量产对我市大力打造新型显示屏产业链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围绕产业链的缺失环节和关键项目,我市开展龙头项目招商、产业链招商,以“钉钉子”的精神和“保姆式”的服务,推动华佳彩、永荣CPL、华峰系列项目、云度新能源汽车、中锦PA6等25个投资超10亿元的重大项目落地莆田,带动一批产业链配套项目相继落地,促进产业链填平补齐,带动整个产业转型升级。

同时,针对重点产业,我市突出精准施策、优化产业路径,建立每个重点产业“制定一个发展规划、建立一个项目库、出台一个扶持政策、配套一支产业基金、组建一个咨询团队”的“五个一”工作推进机制,实现产业发展精准定位。此外,坚持绿色发展的理念,组织实施节能降耗战役,全市万元GDP能耗从2011年的0.538吨标准煤下降到2016年的0.464吨标准煤,下降13.8%,能源利用率得到有效提高。

创新驱动转动能

鞋业是我市的传统支柱产业,也是产业转型升级的排头兵。由国有企业参股,双驰、鑫龙、华峰、永丰等龙头鞋企发起成立的莆田市众协联投资有限公司今年落地。通过建设鞋业供应链网络服务平台,为全行业提供集中采购、物流配送、应收账款融资、商业保理等供应链采购及金融服务。

该公司总经理陈牧宇向记者介绍,注册鞋企只要登录“众鞋网络”,轻点鼠标,就能轻松上网比价、发布订单、集体接单、抱团营销等,专业高效的供应链服务平台颠覆了许多企业生产经营的老传统。目前该平台已聚集供应商近200家,实现交易量10亿元。预计平台建成后可降低行业原辅材料采购成本10%、综合成本5%,年可为全行业节约采购成本约30亿元。未来,借助平台延伸的供应链金融服务等,也是他们业务发展的重点。

除了全新的公共平台,我市还着力创新区域品牌培育模式。由市产业基金导入,国有企业介入,嫁接先进技术公司,首期投资3亿元,成立个性化品牌投资公司。通过应用智能生产设备、石墨烯新材料、引进专业团队、融合文化时尚,采取“门店+线上”等模式,发展“新零售”业态,打造鞋业个性化定制区域品牌。

鞋业的新变革是我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推动企业创新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在涂料行业,三棵树为消费者提供涂装一体化马上住服务,从单一卖产品向“产品+服务”转型。在食品加工行业,雪津啤酒着力发展工业旅游,打造特色小镇……各行各业都在不断地向创新要动力,向改革要红利,全面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

服务精细促发展

在秀屿石门澳产业园永荣科技己内酰胺项目的工地上,10多支专业施工队伍正在现场紧张劳作。打桩机的轰鸣声此起彼伏,运输车辆来回穿梭,一期年产20万吨己内酰胺项目进展顺利,计划在明年6月底正式开车试投产。

永荣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吴道斌说,项目从一开始,当地政府组织的现场指挥服务部就驻扎在这里,两年如一日蜗居在工地的集装箱活动房里,专人专职负责项目日常推进工作,定期召开专题协调会。从项目备案、环评等前期工作,到建设期间遇到的各种问题,他们都在一线及时协助解决,因此项目推进顺利快速。

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得益于我市坚持精细服务,全力优化发展环境,多措并举推动企业做大做强。除了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加强项目服务之外,我市还注重在政策上强化引导,扶持企业健康发展。

为了鼓励鞋业“机器换工”,近3年我市兑现财政资金约5000万元,推动近百家次企业投入8亿多元实施自动化改造。针对企业发展遇到的“融资难”问题,我市积极创新融资机制,通过设立产业引导投资基金、帮助企业对接银行争取低息贷款等方式破解资金瓶颈。为降低企业用电成本,我市积极向省里争取电力直接交易切块规模。今年我市共有32家企业参与电力直接交易,交易电量10.3亿千瓦时,全年约可为企业节约电费4900多万元。我市把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作为服务企业的“头等大事”来抓,在政策制定、问题协调、降低成本、资金帮扶等方面频频发力,切实增强了企业发展信心。

五年来,工业经济增长带来的新动力正在显现。据统计,2016年,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832.9亿元,是2012年的1.72倍,年均增长14.5%;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42.3亿元,占全市GDP的46.2%,规模工业对GDP增长贡献率41.4%;完成工业投资592.3亿元,是五年前的2.7倍;五年内新增就业20万人。

转型路上,莆田步履铿锵。一项项政策、一条条举措深入实施并不断取得实效,推动我市工业经济发展实现质效双升,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谱写了经济发展的新篇章。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