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厢区东海镇推进共建美丽乡村工作

  • 湄洲日报  

东海村房前屋后绿化。

上亭村党员在修剪绿化树。

坪洋村幸福家园施工。

□本报记者 林晓玲 通讯员 易振环 黄益彬 文/图

在东海镇东海村,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空气中弥漫着花香。村民的房前屋后,一个个花池里鲜花盛开,白色PVC塑钢的围筑栏杆,营造出清爽的夏日风情。这是东海镇乡村的美丽景色之一。

近日,城厢区6月份共建美丽乡村工作评选结果出炉,东海镇获评全区第一。该镇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注重党建引领,持续多措并举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着力提升美丽指数。

■美丽蝶变展示新面貌

7月热浪阵阵,东海镇各村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

在上亭村,村道、高速公路、铁路两侧可绿化地上,种植着600多棵花、树,满眼绿意葱葱。村道两侧围墙,高速公路涵洞及其出口两侧砌墙上,色彩缤纷的乡土彩绘突出人文、村情,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

东海镇充分挖掘现有村庄布局、地形地貌、山河水系、历史文化等资源禀赋,坚持原貌整治,守护青山绿水、保留乡土味道,逐步实现“一村一韵”“一户一特”,积极打造一批不同特色亮点、不同主题风格的样板村、精品村,形成“多村竞秀、点面共进、全域绽放”的美丽乡村建设新格局。

发挥美丽乡村示范村的作用,结合各自村情打造不一样的美丽乡村。上亭村明确“打造东海后花园”目标,以党建引领美丽乡村建设,发展休闲采摘健身旅游产业,壮大乡村经济;东海村整治裸房面积4000多平方米,彩绘景墙2000多平方米;上图村整治团结溪河道,绿化两岸、建设人行道,打造“宜居、宜游、宜业”乡村;蔡厝村修缮清代建筑物蔡氏古民居“七间张”,新建仿古戏台,打造古民居特色建筑区域.....

. 村容环境整洁优美,东海镇美丽蝶变,构筑美丽乡村新格局。

■长效机制掀开新篇章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巩固建设成果,长效、常态化机制是关键。

7月10日,记者在东海村看到,村民的门口都挂着一块“特殊的牌子”,这是督促村民自觉担负房前屋后的环境责任的“门前三包责任牌”。

据该镇科技副镇长阮成伟介绍,东海村1565户村民家门口都挂起了“门前三包责任牌”。此外,全村4个自然村和13个村民小组按划片管理,以自然村为基点,包村干部与村民小组长共同负责区域内卫生,分段包干,层层传导压力,落实责任。同时,全面实施卫生整治奖惩机制,组织不定期督查,对卫生状况排名较好的片区干部实行奖励。

阮成伟说,该村还新安装100余盏LVD集成芯片路灯,亮化村道;强化治安管理,安装30余个视频监控;聘请专职人员,配备专用船只,对“十二米沟”东海村段开展专项清理;全面推平旱厕,建成公厕6个,村容村貌明显改观。

6月中旬,东海镇开展了环境整治专项行动,集中清理集镇周边野广告、乱摆摊、绿化带侵占等环境突出问题。工作人员清理笏枫路集镇路段沿线两侧流动摊点以及乱堆乱放的杂物,依法拆除集镇街道两侧违法搭建的棚户、砖房,铲除私自侵占绿化带的菜地,清理被堵塞的排水沟,同时向附近的居民讲解相关用地条例和法律法规常识,宣传门前三包,让村民自觉参与共建美丽乡村。此次整治专项行动成效显,共拆除违章搭盖建筑4宗,清理并统一规范经营摊点20多处,清除各类野广告30多处,清除私自侵占绿化带菜园,以及绿化带内陈年垃圾等面积3000多平方米,清理被堵塞排水沟100多米。

共建美丽乡村,需要长效机制。东海镇建立“四位一体”的共建美丽乡村工作机制,即镇“两委”包片干部负总责,村主干负责部署督促,包组村干部负责落实,各户负责执行。在此基础上,镇里安排600多万元资金,用于配备环卫设施、实施环境卫生日常保洁和整治等。聘用一支由10个队员组成的巡逻队,不定期组织沿街巡逻,及时整改存在问题。每月考评一次各村美丽乡村工作,由镇主要领导带队,镇效能办、村建站、环保站、环卫站及13个村主干、村环卫监督员组成考评队伍,检查评比各村共建美丽乡村工作开展情况。

建设美丽乡村,必须以整洁美丽的环境为基础和前提。东海镇组建镇环卫工作站,完善环卫工作制度,考核管理保洁人员、各村环境卫生;实行日督查、周点评、月排名、季通报,奖优罚劣,约谈、问责工作滞后的村和责任人员。将蔡厝、西厝、东朱村列为垃圾整治重点村,由这3个村组织群众清理房前屋后、边沟、树下的垃圾死角,实现卫生保洁从主村道延伸到小巷及各家各户门前。据悉,2016年投入780多万元,新建垃圾转运站,购置铲车、压缩车、扫路车等,在全镇新设垃圾桶530个、垃圾池55个,还将13500个铁制垃圾桶发放到每家每户。该镇按照“户集-村收-镇转运-集中处理”的模式,及时清运垃圾,规范化管理,做到日产日清。

■党建引领促进新发展

乡村美不美,关键看党委。东海镇坚持把加强农村基层党建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动力引擎,引领美丽乡村建设迈出坚定步伐。

按照“地域相近、便于活动、易于服务”的原则,东海镇上亭村党支部将全村划分为4个责任区。每个责任区内组建一支由3名党员加1名预备党员或者入党积极分子组成的先锋队,这支“3+1”党员先锋队负责规范党员管理、优化环境治理等6个方面的工作内容。全村共4支先锋队,16位先锋队员,每位队员平均挂钩30户农户,构建“村、责任区、户、个人”的四级网格化管理平台。

上亭村党支部书记彭冬梅介绍,在优化环境治理上,该村以党员先锋队员为示范点,带动周边住户加强对门前周边环境卫生、立面和房前屋后的整治工作,积极开展宣传劝导活动,维护管理好责任区内篱笆桩;党员先锋队加强日常巡逻,强化对所在片区各户在卫生整治和美丽乡村工作上的指导,每月对所在片区各户卫生情况进行红绿旗评比,评出好中差三个等次,最后由全村汇总并每月定期发榜公布。同时,由党员先锋队对所在片区的公共区域路面保洁工作进行量化考评。

此外,该村在全市率先启动通过筹集民间资金共建美丽乡村的模式,改变此前单纯依靠政府财政投入的单一资金来源渠道,旨在引导、聚集社会各界力量参与美丽乡村建设。

东海镇扎实落实区委“转作风、提效率,美丽莆田我先行”主题实践活动部署要求,抓住创建党建示范村的契机,探索建立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队工作模式,有效调动党员带领广大群众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该镇党委书记陈志军介绍,目前其他村参照上亭和东海村的做法,进行模仿学习。即将各村划为几片党员责任区,每个片区成立党员先锋队,由党员干部任队长,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为队员,负责巡查指导;每个党员为示范户,带动20户邻里一同建设美丽乡村,实现各村美丽乡村户户全覆盖。针对各责任区内党员先锋队的实际情况,村党支部实施日常考察、定期考核、择优上岗的动态管理模式,量化评比各项任务指标完成情况,旨在通过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队的引领和优化作用,带动邻居从“要我美”到“我要美”的主体意识转变,增强群众参与环境整治的自觉性,以点连片,带动更多群众自觉参与到美丽乡村创建工作中来。

因地制宜多村竞秀,长效机制改善人居,筑党建引领核心阵地,东海镇提升美丽指数,展美丽乡村建设画卷。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