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厢区持续推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 湄洲日报  

 

花卉世界一瞥。

 

 

今年3月,城厢区组织人员进行植树活动。

□本报记者 林晓玲 通讯员 易振环 曾龙挺 文/图

近日,在常太镇松峰村,不少被砍伐的枇杷树枝干堆放空地上,数名工人或挖土造坑或种树。砍掉枇杷树是为了退果还林,砍掉后兼顾库区植被“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和“美化、彩化、香化”的效果,将种植木荷、火力楠、香樟、枫香等多种阔叶树种。

东圳水库湖滨缓冲带退果还林工程涉及洋边村、松峰村、照车村、常太村4个村庄,共计3102亩,目前松峰村已完成550亩、照车村已完成200亩苗木种植,其他村也在稳步推进。

东圳水库湖滨缓冲带退果还林工程是城厢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其中一个项目。去年以来,城厢区以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发展为主线,围绕保障生态安全、建设美丽城厢的总体目标,通过实施森林生态、森林产业、森林文化和森林支撑四大体系建设,全面提升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开发森林多种功能效益,全面提升城市发展品味。

■4大体系14项工程

42个项目

4月8日,在城厢区花卉世界二期,3400多平方米的主展示馆已经完成内外装修,正在招商;4个花卉大棚和1个户外展示园已竣工,面积1.5万平方米;另外4个花卉大棚1万多平方米,施工材料已经进场,桩柱基础已浇灌,预计今年第三季度可完成建设。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是从去年开始的,预计在今年年底全面建成符合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的生态、宜居、文化、幸福的国家森林城市。2018年配合市政府就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标准全面开展自查验收和做好迎检工作。”城厢区农业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配合市政府“妈祖福地、森林水乡、木艺之都”的建设理念,按照“低碳高效、人文美丽、健康宜居”的森林城市发展要求和“一心凸显、两极辉映、三廊成网、双带成环、多点组团发展”的城市年森林建设总体布局,城厢区组织实施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全面达到或超过国家森林城市评定标准,逐步形成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生物多样性丰富,城区近郊远郊“三位一体”、水网路网林网“三网合一”,山水相连、林城相拥、林网相通、林居相依、城乡一体的城市森林生态网络,实现“生态安全、林产兴旺、人文和谐、幸福宜居”的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目标,建设成为以“森林水乡、木艺之都”为特征的生态宜居幸福城。

记者了解到,城厢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分为4大体系14项工程42个项目,4大体系主要为城市森林体系、森林产业体系、生态文化体系和森林支撑体系,包含绿色城市、绿色村镇、绿色通道、绿色屏障、生态敏感区保护、种苗花卉基地、森林生态旅游、林下经济新兴产业模式、生态文化社区建设与示范等14项建设提升工程。

据介绍,截至今年3月25日,城市森林生态体系建设27个项目中,建设面积3969.5亩,在建项目18个,完工项目3个,未动工项目6个;城市森林产业体系建设9个项目建设面积1017.6亩,在建项目7个,完工项目2个;城市森林体系文化建设4个项目建设面积139.3亩,在建项目2个,完工项目2个;城市森林支撑体系建设1个项目,目前正在实施。

■71.1%森林覆盖率

15.12m2人均绿地

春风送暖,走在城厢区的乡村里,处处是绿意。在城厢区灵川镇径里村,环库景观绿化工程中,1000多米的栈道建设、绿化景观正在加快推进,塔溪绿化工程中的荷塘湿地景观、荷塘栈道、荷塘护堤和湿地平台水榭也初见规模,不仅如此,今年径里村10亩的生态景观林建设已完成了3.1亩。可以预见,这将是一个绿意满溢的乡村。城厢区乡村生态景观林建设中,遴选了3个村庄,每个村庄建设生态景观林10亩,绿化面积达30亩,灵川镇径里村就是其中一个。

处处绿意,处处花开。据介绍,“创森”期间,城厢区大力加强造林绿化工作,平均每年完成新造林面积达区域面积的0.5%以上,至2017年全区森林覆盖率达71.1%左右,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5.12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7.03%,道路绿化率提高至88%,水岸绿化率提高至82%,全区达到国家森林城市指标:形成森林围城、碧水穿城、林水相依、林路相衬、林居镶嵌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空间格局,建成国家森林城市。

目前城厢区的森林覆盖率位居全市第一,2017年该区将加大造林绿化力度,计划完成植树造林8230亩。

森林是地球的“肺”,关系着每一个人的生活。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提升人居环境,城厢区持续推进。城厢区住建局工作人员介绍,到2024年,力争全区森林覆盖率达71.16%以上,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6.50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8.83%,道路绿化率达89%,水岸绿化率达83%,森林城市建设走上健康发展轨道,基本建成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和发达的生态产业体系,实现城中林荫气爽、村庄绿树相映、山区鸟语花香、河流水清鱼跃,打造花园式的森林城市。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