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因车祸被宣告脑死亡 家人忍痛捐献其器官

  • 海西晨报  

 

“我希望弟弟在他人身上‘复活’,将生命继续延续下去,这样他就永远活在我们心里!”昨日,在厦门市第五医院,人体器官捐献者杨江桃的大姐杨爱华用并不流利的普通话说。

去年12月29日,贵州人杨江桃遭遇车祸,于今年1月1日被宣告脑死亡。杨江桃的亲属们———来自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的普通农村家庭,经过3天的痛苦纠结,最终决定将杨江桃的身体器官捐献给有需要的人。

这是进入2017年后,厦门首例人体器官捐献案例,这也是2010年厦门作为全国人体器官捐献试点城市以来,累计捐献的第23例案例。

晨报记者 袁晓敏

飞来横祸 贵州男子脑死亡

2016年12月29日,在翔安马巷镇发生一起两摩托车激烈撞击事故,36岁的贵州籍男子杨江桃被紧急送往附近的厦门市第五医院抢救。

医护人员告诉记者,伤者被送到医院时,因为脑部遭到重创,重度颅脑损伤,已经意识不清,医院立即组织抢救。经过紧急抢救,伤者一度恢复清醒,但是到了今年1月1日下午,伤者伤情突然加重,虽然努力抢救,但是伤者无法自主呼吸,血压也只能靠升压药维持。

经过院方多项检查,伤者杨江桃被宣告脑死亡。这一刻,一直处于极度悲伤和紧张中的姐姐杨爱华彻底崩溃,这一噩耗也同时击碎了一家人的心。

挣扎纠结 终决定捐献器官

1月2日,经医院和厦门市红十字会牵线,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小杨等赶来医院,与杨爱华等家属商量遗体捐献事宜。

“我们提出捐献器官的时候,他们没有明确地拒绝。”小杨说,从2日开始,他们就与家属接触沟通,反反复复商量了十余次。4日上午,家属们终于答应捐献器官,前后也就三天时间。“一个朴实的农民家庭,在三天时间做出这样一个决定,真的挺令人感动!”小杨赞叹道。

杨江桃的二姐夫敖复长告诉记者,在人体器官捐献协议书签字之前,一家人其实心情很复杂,也挣扎了很久,承受了很大的压力。“三天其实挺难熬的,本身就一直沉浸在悲痛中,还要考虑这个事!”敖复长说,他们一家人都是农村出身,文化水平不高,对器官捐献一事之前只是通过看新闻知道一点。在与工作人员的沟通过程中,他们懂得了人体器官捐献的意义,但农村普通家庭要突破传统观念,需要很大的勇气。所以,一家人反复商量后,艰难地做出了捐献器官的抉择。“不管别人怎么看,我觉得我们这个决定是正确的!”敖复长说。

第五医院医生告诉记者,经综合评估,杨江桃部分身体器官已满足捐献条件,今天凌晨,医护人员对其实施捐献手术。市红十字会事业发展部调研员钟远腾表示,接下来,他们将根据该家庭的困难情况进行救助,对于献爱心的人士缅怀纪念。

回忆

他干活很认真 心地非常善良

杨爱华告诉记者,他们家在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的一个小山村里,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弟弟才36岁,因为忙于工作,尚未结婚。弟弟在厦门打工,至今也有7个年头了。

说起弟弟,姐姐杨爱华忍不住眼泪直流。她说,自己在马巷一家工厂做质检员,而弟弟则在建筑工地工作。姐弟俩住得近,经常来来往往。在她看来,这个弟弟哪里都好,干活认真,踏实肯干、勤劳,心地善良,是个热心肠的人,平时很爽快,朋友也多。杨爱华说,弟弟出事后,单位的同事都很关心他,还内部募捐了38000多元来填补医疗费用。

“我平时最操心的就是他的婚事!”说起这事,杨爱华还有点自责,“现在人也走了,说这些也没什么意义了!”

“不过,弟弟虽然走了,但把器官捐献给社会上需要的人,不仅延续了弟弟的爱心,也让弟弟的有用之身在别人身上重获新生。想着自己弟弟还‘活着’,心里也能多一份念想。”杨爱华说,做出这个决定,虽然很艰难,但现在倒是轻松了不少。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