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抗艾 重在预防

  • 湄洲日报  

12月1日是第29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主题是“携手抗艾 重在预防”。为了开展预防艾滋病知识和生殖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掌握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和技能,树立社会责任意识和正确的性道德观,培养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全面普及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提高自我防范能力,营造良好的艾滋病防治社会环境,本报专访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凌龙美,讲解防艾相关知识,并分期刊发。

 

我市学校防控艾滋病宣传周活动在莆田职业技术学校启动。图为学生们参与签名活动。 本报记者 吴桂勇 摄

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那么,具体什么是艾滋病?传播途径有哪些?怎么预防?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凌龙美就此作讲解。

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的医学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 AIDS),是由艾滋病毒所引起的。艾滋病毒又称为人类免疫缺乏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简称HIV。

人类天生具有免疫功能,当细菌、病毒等侵入人体时,在免疫功能正常运作下,就算生病了也能治愈。然而,HIV所攻击的正是人体免疫系统的中枢细胞—T4淋巴细胞,致使人体丧失抵抗能力,不能与那些对生命有威胁的病菌战斗,从而使人体发生多种极为少见的、不可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感染者死亡。

HIV本身并不会引发任何疾病,而是当免疫系统被HIV破坏后,人体由于失去抵抗能力而感染其他的疾病导致死亡。

临床症状有哪些?能否治愈?

艾滋病病毒对人体免疫系统的破坏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感染上艾滋病毒后至病发的潜伏期由几个月(最快)至10年或以上不等,此期间可无任何临床表现,但可以通过易感染艾滋病的危险行为将病毒传染给他人。

当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免疫系统受到严重破坏、不能维持最低抗病能力时,就进入了“发病期”,成为艾滋病病人,可出现各种临床表现。一般初期的症状如同普通感冒、流感样,可有全身疲劳无力、食欲减退、发热等。随着病情的加重,症状日见增多,如皮肤、黏膜出现白念球菌感染,出现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紫斑、血疱、淤血斑等。以后渐渐侵犯内脏器官,出现原因不明的持续性发热,可长达3~4个月。还可出现咳嗽、气促、呼吸困难、持续性腹泻、便血、肝脾肿大、并发恶性肿瘤等。临床症状复杂多变,但每个患者并非上述所有症状全都出现。

确诊艾滋病不能光靠临床表现,最重要的根据是检查者的血液检测是否为阳性结果,所以怀疑自身感染HIV后应当及时到当地的卫生检疫部门做检查,千万不要自己乱下诊断。

目前还没有可治愈艾滋病的药物,但规范化抗病毒治疗可有效抑制病毒自制,延缓发病,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降低传播风险。

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危害

对患者自身的危害方面,目前艾滋病已成为一种可控的慢性病。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因未及时诊治、病毒耐药或药物的副作用等原因,而死亡或致残。同时由于社会对感染者的歧视,也常常给感染者带来沉重的精神压力。

对他人的危害方面,艾滋病感染者通过无保护的性行为、多个性伴、共用针具静脉吸毒及经过母婴途径等,可将病毒传染给其他人。

对家庭及社会的危害方面,虽然我国早已实施 “四免一关怀”的政策,但晚期并发症的治疗仍可能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社会问题。

传播途径有哪些?

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和伤口渗出液中。艾滋病主要有3条传播途径:

性传播:艾滋病病毒可以通过性交,在男女之间和男性之间传播。性伴侣越多,感染的危险越大。

血液传播:共用注射器吸毒,输入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血液和血液制品,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手术、注射、针灸、拔牙、美容等侵入人体的器械等可能感染艾滋病。

母婴传播: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妇女在怀孕、分娩和哺乳时,可以把病毒传染给婴儿。

日常接触能传染吗?

日常生活接触和工作接触,如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同吃同饮,共用厕所和浴室,共用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娱乐设施等接触,不会传播艾滋病。

另外,咳嗽、打喷嚏及蚊虫叮咬也不会传播艾滋病。    许海生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