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质量强市建设 助推经济提质增效——莆田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工作巡礼

  • 湄洲日报  

自2014年12月底莆田市质监系统完成管理体制划转,由省垂直管理调整为地方管理后,莆田市质监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计量为基、标准为先、质量为本、发展为要、安全为重,紧紧围绕“336”工程建设中心,主动融入产业转型发展大局,切实服务民生福祉改善,全力做好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惠民生各项工作,为建设宜居宜业宜商莆田作出新贡献。

把握重点、精准发力,提升质量供给水平

深化质量提升服务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充分发挥质量强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作用,认真组织开展质量工作考核,扎实推进质量兴区(县)、质量兴园、质量兴业、质量兴企活动,有效促进提升全市产品质量整体水平。截至目前,全市四区一县100%开展质量兴县(区)活动,全市13个省级以上工业园区100%开展质量兴园活动。2015年度,省政府对市政府质量工作考核成绩由2014年度的B级晋升为A级;全市产品质量省级监督抽检合格率达97.4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77个百分点,排名全省设区市第二位,从2010年起,全市产品质量省级监督抽检合格率已连续六年保持全省设区市前三位。

深化品牌建设服务

认真研究全市产业发展趋势,按照“储备一批、培育一批、提升一批”的思路,健全全市名牌产品培育滚动计划,重点扶持全市支柱产业龙头企业及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低碳型企业争创福建省名牌产品和各级政府质量奖。围绕市委、市政府做大做强支柱产业的工作布局,以提升仙游县木雕古典家具特色产业整体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为目标,联合仙游县政府全面开展全国红木古典家具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创建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共拥有福建省名牌产品143项,居全省设区市第四位,仙游县于2015年3月被国家质检总局正式批准为全国红木古典家具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拥有南日鲍、莆田枇杷、莆田桂圆、莆田荔枝、度尾文旦柚等5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三棵树涂料、华昌珠宝先后荣获第三届、第四届福建省政府质量奖;华昌珠宝、山中古典家具、新万鑫等3家企业荣获莆田市政府质量奖。

深化标准引领服务

稳步推进标准化工作改革,全面实行“企业产品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积极引导三棵树、华昌珠宝、华峰新材料、华隆机械等行业龙头企业参与标准制修订,大力支持行业龙头企业争设专业标委会秘书处,进一步促进提升莆田企业市场核心竞争力。截至目前,全市企业累计自主声明公开产品标准223项,全市企事业单位主导或参与制定的58项国家标准、45项行业标准、115项省地方标准发布实施,正在制定国家标准18项、行业标准20项、省地方标准15项;全市共拥有4个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或工作组、2个省级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全国首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镶嵌首饰分技术委员会、全国矿山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石材矿山开采机械工作组、全国制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化学性能工作组、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胶鞋分技术委员会鞋面材料及饰件工作组、福建省造纸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福建省木雕及古典工艺家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同时扎实推进标准化示范项目建设。全市已建成7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9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还有中天现代胡萝卜种植等2个国家级、新美蔬菜种植等4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以及市行政服务国家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示范项目正在建设中。

深化计量惠民服务

强化计量工作规划,推动市政府出台《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计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进一步加强计量工作的通知》(莆政综〔2016〕24号),进一步明确计量工作目标任务,有效保障计量工作的正常开展。严格民生计量监管,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加油站、集贸市场等行业在用计量器具强制检定,加大民用三表、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机动车安检机构等监督管理,组织开展乡镇水表检定专项监督检查,切实规范检定管理,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积极开展计量惠民、惠企活动,实施集贸市场电子计价秤、乡镇卫生院医疗器具免费检定,开设民用医疗计量器具免费检定窗口,认真落实促进工业经济稳定增长政策措施,对全市工业制造业企业部分计量器具检定费按照现行标准降低30%征收,免征计量器具核准费、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费等5项计量行政许可收费;针对英博雪津啤酒、福建佳通轮胎、福建LNG等支柱企业的技术改造需求,开通绿色通道,实行预约上门,及时为企业计量器具安装、检定、校准等提供个性化服务。

深化技术支撑服务

根据全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产业集群发展需要,结合产品质量监管要求,积极推进检验检测技术能力建设,努力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技术支撑。截至目前,全市质监系统已建成国家级质检中心1个(国家浆纸产品质检中心)、省级质检中心3个(福建省石油产品质检中心、福建省贵重金属和珠宝玉石产品质检中心、福建省木雕古典家具产品质检中心);全市质检技术机构产品检验检测项目达2420项,累计建立市级社会公用计量标准80项,可开展计量检定项目86项、计量校准项目48项、商品计量检测项目4项,基本满足全市重点产业产品检验检测需求。

抓住焦点、强化监管,提升质量安全水平

强化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围绕民生热点,积极推进“企业自律、部门联动、社会监督”三位一体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建设,突出抓好重要消费品、区域敏感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全面实施信用监管、责任监管、常态监管和加严监管等差异化监管方式,认真开展工业产品及食品相关产品获证企业年审、巡查、回访、等级评定等证后监管工作;加大产品质量市级监督抽查力度,完成市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300多批次,及时掌握区域敏感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加强产品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建立、落实产品质量红黑名单制度,及时向社会发布 2015年度全市产品质量红黑名单,全市48家企业48项产品上榜红名单,53家企业53项产品上榜黑名单。2015年以来,全市未发生系统性、区域性、行业性产品质量问题。

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监管

严格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工作要求,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和专项整治为抓手,持续推进特种设备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切实消除特种设备安全隐患。2015年以来,在扎实开展特种设备安全大检查的同时,突出抓好电梯安全攻坚战、油气输送管道攻坚战、锅炉安全专项整治、压力容器专项整治,共出动特安监察人员3587人次,监督检查特种设备制造、安装、充装、使用单位1563家次,下达责令整改意见532条,立案查处特安违法案件10起,排查消除安全隐患426处,全市特种设备实现安全运行无事故。

强化整顿规范打假工作

以“质检利剑”和 “双打”等专项行动为抓手,以农资、建材、汽配、儿童用品、食品相关产品等涉及民生产品,以及旅游鞋、安全网、金银饰品、木雕古典家具等区域敏感产品为重点,认真部署开展打击生产领域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产品专项行动,严厉查处假冒厂名厂址、伪造质量认证标志、无证生产等质量违法行为。2015年以来,共立案查处各类质量违法案件近两百起,查获假冒伪劣产品累计货值达700多万元,进一步净化市场环境。

突出难点、深化改革,提升履职服务水平

扎实推进商事制度改革

从2015年1月起,按照“一窗受理、一表登记、同步审批、三证合一”的原则,全面推进“三证合一、一照一码”,逐步取消组织机构代码办理。

扎实推进审批制度改革

及时做好取消、下放、调整审批事项承接落实工作,2015年以来,共承接行政审批下放6项、下放行政审批4项,取消行政审批4项;按照“事项、职能、人员”三集中,“环节、时限、材料”三精简原则,市局所有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入驻市行政服务中心,实现窗口之外无审批,审批时限全部压缩至法定时限50%以内、审批环节压缩到4个环节以内,特别是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取证、计量检定员资格核准等行政审批事项改为即办件,全面实现“马上就办”。

扎实推进权力清单制度

全面推进行政权力清单制度,建立权力清单动态调整机制。完成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梳理公布工作,梳理明确行政权力294项、责任事项305项、行政权力运行流程图17张,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群众监督。

扎实推进事中事后监管

严格实行宽进严管,结合监管工作实际,积极探索建立“双随机”抽查机制,在特种设备生产单位、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证后监督抽查,生产企业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制造计量器具企业、机动车安检机构监督检查,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工业产品及食品相关产品获证企业证后监督检查等七个方面先行开展随机抽查工作,努力实现公平、有效、透明地进行事中事后监管。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