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军:做有匠心和文化的手艺人

  • 湄洲日报  

高5厘米左右、最宽处不足3.5厘的橄榄核,不仅“集结”了《清明上河图》里的103名人物,而且将小桥、流水、建筑、牛马等风物刻画得纤毫毕现;半米多高,宽40厘米的实心老山檀木,上面刻下了栩栩如生的五百罗汉群……创造这些令人啧啧称奇作品的人,就是林建军。

林建军1979年出生于秀屿区东峤镇,现任莆田市藏雲堂精微透雕艺术研究院院长、福建省雕刻艺术大师、莆田木雕林建军传习所所长等。他是中国精微透雕代表人物、“纹雕”技艺创始人,也是国家级非遗项目莆田木雕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1995年,16岁的林建军为求生计,开始走上艰难的学艺之路。他在木雕创作之余,为让自己的雕刻技术不断精进,找来橄榄核,在橄榄核上练习雕刻。有一天,他用橄榄核创作出了一尊达摩祖师的粗胚,达摩祖师双手高举,做狮子吼,神态夸张,极具表现力。无意中的激发,他突然一激灵:专注创作木雕中的微雕,何尝不是自己日夜思考的突破之门?他开始钻进档案室、图书馆等,发现原来久远的莆田木雕历史中,曾经盛行一种名为“精微透雕”的独特技法,就是在狭小的木头空间里,用精巧的构思、微妙的技法和透彻的表现手法来演绎人生百态。

因为选材要精、刀工要细、周期无比漫长,曾是莆田木雕核心的精微透雕,在这个时代迅速被金钱淹没,成了弃儿。林建军决心把它拾起来。2005年,林建军回到莆田,建立精微透雕工作室,专心从事精微透雕的创作。

从业20年,林建军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林建军除了扎根传统雕刻文化,更广泛汲取西方艺术精华,大胆创新、独辟蹊径,开创了“纹雕”新技法,在全国性工艺大师精品比赛中屡获殊荣。

但他仍认为,如今的木雕市场迷茫,亟需破局。他说,莆田的木雕历史悠久,近些年行业的扶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但目前还达不到走向世界的实力,究其原因就在于大多数从业者没有从自身提高人文修养和文化底蕴。

“我们这一代人大多数在十几岁就辍学学艺,文化方面是我们的短板。技艺方面勤能补拙,但文化修养只能通过长时间的积累,一件好的作品,除了有名贵的材料、名家创作、更需要深刻的人文意境。”林建军说,做手艺是很孤独的,尤其是精微透雕这样的手艺,必须有足够的耐心、足够的安静,更需要有足够的文化审美支撑,稍有差池就是满盘皆输。中国古代有以艺载道的说法,技艺只是一种媒介,一种手段,是达到“道”的工具,一切艺术形式都必须超越“技”而走向“道”。

“过去的手艺人大多是为了谋生,现在的手艺人要做有匠心而不是流水线上的手艺人。”林建军告诉记者,木头是僵硬和冰冷的,没有生命的,好的手艺人能让木头变得通透和鲜活,这就是雕刻的最高境界:因材施艺,人木合一。为此,只要有学习的机会,他就积极去参与,每年主动参加培训,到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大专班学习,今年还参加了在上海举办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培训班,体会传统文化精髓。

去年11月份,习近平主席访问越南,整个福建省仅有十名人士随访,林建军在层层选拔中脱颖而出,成为整个随团人员中唯一一位从事木雕艺术的人士。此次随访之旅,更让林建军感受到文化自信的重要性。“越南有一座供奉孔子的千年文庙,可见文化的影响是有穿透力的。而我们的木雕作品也必须有这样的穿透力,木雕艺术传承千载,因其有内在的含蕴,有特殊的寄托,栖息着创作者的灵魂,蕴含着几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才能够源远流长,延绵不绝。”

为了更多人学习传承木雕艺术和文化,2014年他创建了莆田市木雕林建军传习所,成为莆田首个传习所。目前,传习所已经培训了一大批精微透雕专技人才,林建军也成为“最年轻的老师傅”。

好的木雕作品如同饮一杯清茶,平淡中有悠长,宁静中有飘逸,有真善美,林建军说,作为手艺人,这就是他所追求的。

本报记者 林晓玲

 

林建军在创作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