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莆籍建筑规划专家吴庆新:加快建设智能化交通

  • 湄洲日报  
 

吴庆新,荔城区拱辰街道西洙村人。1962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建筑系建筑专业,师从中国建筑界老前辈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即工程院院士)杨廷宝。上世纪80年代,吴庆新成为首批公派日本留学人员,在日本著名建筑大师丹下健三研究所学习。学成回国后分配在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主持北京重大工程项目的规划工作,北京长安街及天安门广场详细规划、北京西客站、北京金融街等项目都倾注了他的心血。退休后,他依然奔走于全国各地,现如今是河南省林州市、陕西省延安市、湖北省咸宁市等多个城市的规划顾问。

“交通是城市的命脉,也是衡量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更是诠释城市形象的重要载体。道路交通秩序好不好,直接关系着一座城市的宜居程度和对外形象,别让交通秩序成为家乡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软肋’。”本报特邀在京莆籍建筑规划专家、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建筑师、高级规划师吴庆新,为家乡整治交通秩序、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建言献策。

在北京798艺术区桥艺术空间,记者见到了今年78岁的吴庆新。谈及家乡,他说,“前两年我回去过,莆田这些年变化确实很大,城市大了、建筑高了、道路宽了。但往细看,要改进的地方不少,比如行人闯红灯、路边乱停车,而且轻视农村集镇规划,建设随意性较大。”

“城市规划是一门自古就有的学问,它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是建设和发展的指南针。” 吴庆新表示,莆田提出建设宜业宜商宜居的城市定位,这就需要重点做好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合理布局。空间布局合理才能尽量避免交通拥堵、事故频发、秩序混乱等“城市病”。微观上,他建议,“打通所有的断头路,优化整个城市的路网结构,特别是加快智能化交通建设工作,对所有交叉路口进行交通优化,科学配置红绿灯,提高车辆的快速通行能力。”

而在个体上,每个市民是否参与到城市管理中去,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成败。

吴庆新建议,城市建设和管理不应当只是政府唱“独角戏”,政府要积极倾听民意,向老百姓征集“金点子”,激励大家把“创城”当成自己的事。

“莆田真是个好地方,自然地理条件优越,既有壮观奇特的高山,又有一马平川的平原,还有波光粼粼的海湾,希望家乡城市建设得越来越宜居,老百姓幸福指数逐步提高,这是我最大的心愿。”吴庆新说,“我非常愿意为家乡的城市建设献计献策”。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