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首届民间藏宝评选活动拉开序幕

  • 湄洲日报  

2月14日是节后上班首日,市博物馆“我有传家宝”——莆田市首届民间藏宝评选活动在市区古谯楼拉开序幕。6位省内博物馆和本市的鉴宝专家到场,义务为市民选送的“传家宝”鉴真假,定价值,并将从中评选出本次活动“最有价值传家宝”。

记者在现场看到,古谯楼内人潮涌动,赶来“献宝”的市民络绎不绝。打开的一箱箱、一件件“宝贝”,有陶器、书画、铜器……各种各样的老物件琳琅满目,令人大开眼界。看一看,摸一摸,专家们或点头,或沉默,细细鉴定着。

来自西天尾镇的许庆春当日带来两件“传家宝”,一件是自家祖传的民国绢制黄炳麟人物纹床楣(如图),这件长2.02米,宽0.43米的纹床楣轻柔单薄,正中央画的是《伯乐相马图》,两旁是题字;另一件是其外祖母家传下来的清光绪印刷崇奉,记录着其祖上三代连续捐款、救济灾民的善事。当得知这两件“传家宝”价值得到专家的肯定,当场入围“最有价值传家宝”初选文物时,许庆春说,曾有民间收藏家欲以高价收买这两件藏品,但他不为所动,只有让博物馆收藏,才能让这些年代悠久、见证历史的文物不流落民间,不流落海外,能得到妥善保管,实现应有的价值。

当天上午,入围的文物中,年代最早、最具价值的是一个元代的龙泉大盘。该大盘完整无缺,且通体碧绿,盘底刻有花纹。其主人严加晃说,这大盘是3年前在美国拍卖行购得的。经现场丈量,直径0.47米。市博物馆保管部工作人员介绍,这样完整的大器实属难得。此次入围的文物,要求有一定的年份,下限至少至民国,除了个别现代具有典型纪念意义的物件。入围的文物还要求完整,上级别,目前博物馆对文物的定级有一、二、三级及一般级,此外还有些未定级的文物和资料标本。其中一、二、三级为珍贵文物。

据市博物馆馆长游国鹏介绍,为推动莆田民间收藏的健康发展,激发乡愁,同时更好地征集文物,市博物馆与莆田收藏家协会联合组织专家进行为期2天的义务鉴宝公益文化活动。此举既普及提高市民对文物的鉴赏水平,又激发了收藏爱好者的积极性。与以往鉴宝不同的是,本次活动分海选、精选和评选三个阶段进行,此次为海选阶段,由专家组从送选“传家宝”中鉴选出200件文物,作为“最有价值传家宝”评选入围文物。精选阶段将在4月举行,届时将由专家组从入围文物中精选出50件文物,作为“最有价值传家宝”评选候选文物。评选阶段在6月的“文化遗产日”举行,由专家组从精选文物中评选出5件“最有价值传家宝”。市博物馆将现场向“最有价值传家宝”持有者颁发证书。参选范围为民国以前老旧物件、老照片和书籍、报刊等文献资料,20世纪70年代以前与莆田重大时事事件有关的物件、照片。若属传承有序、有据可查的“传家宝”,专家组在评选活动中可予加分。在精选阶段中,被专家组评为“最有价值传家宝”的候选文物,经与文物持有者协商同意,市博物馆将采用捐赠、借展或有偿征购的方式予以征集。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