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涵江区发扬民主汇聚各方智慧描绘“十三五”发展新蓝图

  • 湄洲日报  

政策利好,强化服务,涵江区吸引了一大批大项目、好项目纷纷落地。总投资240亿元、占地2000亩的高新技术面板项目正在加快建设,目前已完成项目一期的土地平整工作。

鲲鹏展翅凌万里,逐梦扬帆再起航,向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号角已然吹响。站在“十二五”即将收官,“十三五”马上开局的承接点上,涵江区委、区政府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意见,汇聚各方智慧,精心谋划“十三五”的发展思路。

12月10日,涵江区委八届十三次全会召开。区委书记陈万东在大会上掷地有声:“未来五年,涵江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驾齐驱,全区上下必须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与忧患意识,进一步增强紧迫感与责任感,坚定信心、凝聚共识,主动攻坚、创新进取,跑出涵江科学发展的加速度,开启涵江跨越发展的新局面。”

■综合实力提升

“进入全省县区十强”“打造电子信息千亿产业集群”“建设全省最宜居城市之一”,这是市委对涵江提出的三大目标定位,是对涵江这几年围绕八次党代会“港城崛起、再铸辉煌”奋斗目标坚持不懈打拼出来的发展成果给予的肯定,也是对涵江未来发展提出的更高期望。

目标不是口号,而是行动航标与工作主线。按照中央、省委及市委的部署,并结合实际,综合考虑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条件,涵江区明确提出了“十三五”期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六个方面的目标:力争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700亿元,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主要经济指标平衡协调,迈进全省十强县(区),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电子信息、食品加工、装备制造业三大主导产业超千亿产值,制造业和服务业跨界融合,滨海产业新区临港崛起,涌现一批创新型企业、智慧型行业,临港现代产业体系形成;城区东拓西联,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加快,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80%,临港产业发展区、城市中心区和生态发展区“三区联动”、产城融合,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发展环境生态宜居,内河整治取得重大成效,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生态文明制度健全,成为全省最宜居的城市之一;企业创新能力显著提高,政府职能加快转变,开放合作不断拓展,市场活力增强,发展更具活力动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增强。这些目标的设立,是涵江发展取向的需要,是涵江人民共同的期盼。

军令状已签,冲锋号吹响。要实现目标,完成任务,关键在于把握目标找准重点,顺势而为抢抓机遇,在压力下奋进,在弯道上超越,持续描绘“港城崛起、再铸辉煌”的宏伟蓝图。

■支柱产业升级

凝心聚力,振奋精神。在面对当前世界经济环境的变化、经济下行压力大的情况下,发展既面临着许多风险挑战,又存在着不少有利条件。新的增长点正在不断孕育,并不断破茧而出;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加快形成,并不断蓄积力量。

中央支持福建加快发展,赋予我省自由贸易试验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等重大使命,政策利好,发展机遇前所未有。而我市是新型城镇化试点城市、民营经济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和全省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又毗邻福州自贸区的独特优势。此外,市委把涵江区作为实施“336工程”的重要引擎和关键布局……这些有利条件,为涵江打开了“机会窗口”,必将使涵江成为全市产业升级的主阵地和经济提升的新增长极。

多年来,涵江区的经济体量一直位居各县区之首,人均GDP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全市70%以上的电子信息产业集中于此,涵江工业总量占全市近30%,还拥有全市唯一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及不可多得的良港。特别是近几年,涵江区抓住良好机遇,立足产业优势,做足特色文章,通过采取政策引导、强化服务等措施,努力营造创新创业环境,为特色产业跨越转型升级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涵江区上下深刻地认识到,产业转型升级是实现“三大目标”的核心所在。只要坚持以创新为引领,以临港先进制造业为主线,坚持优增量和强存量并举,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就能全力打造出涵江产业升级版。

12月14日,记者来到涵江滨海产业新区临港产业园。在世界工业物流巨头的普洛斯物流园内看到,投资约3亿元、用地300亩的一期项目工地上,在建项目占地151亩、投资1.5亿元的3栋9米高的单层钢结构仓库及设备房等配套设施已完成建设,目前正在进行室内装修及室外路基建设,预计今年年底将实现投产运营。大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闽东南物流集散基地,年可增加物流业产值20亿元。

在涵江港建设现场,可看见不远处的福州江阴港。在海面氤氲间,记者仿佛看到满载着货物的商船不时进出港口,一座连接江阴港的江涵大桥上车辆川流不息。耳边,“呜呜”的船鸣声、机械装卸货物声,还有海鸥声,编织出一首美丽滨海港城的赞歌。

在莆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满目葱茏,空气清新……良好的环境吸引了不少外资企业落户。在绿色掩映中,一幢18层的中科院海西研究院莆田中心已建成,将为科技创新新型城市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和智力支持。这里已成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更成为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

着眼稳增长,着力抓项目。涵江区按照“龙头拉动链条、链条集聚产业、产业形成园区”的思路,着力推进高新技术面板、雪津迁建和新能源汽车三大项目建设进度,同时强化产业链招商,集中精力围绕发展电子信息、食品加工、装备制造三大产业,配套上下游企业,集聚产业关联项目。如今的涵江已然成为旺人气、聚商气的“强磁场”,力争“十三五”末,三大产业实现超亿元产值。

此外,涵江区结合现有传统企业的发展实际,坚持以技术革新、市场需求、两化融合、价值链攀升为导向,构建引导和倒逼并举的工作机制,大力推进“机器换工,电商换市”,实施“传统工业品牌质量提升工程”,注重定向扶持,确保有效资源配置到骨干企业、龙头项目,促进传统企业做大做强,走出一条转型发展的新路子。

“十三五”期间,涵江要力争完成投资2600亿元,就需要更多实实在在的项目支撑。目前,涵江区已初步筛选出535个“十三五”期间实施的项目。

■民生福祉改善

未来五年,除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外,建设宜居城市也是涵江提前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支撑。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基础,而城市却是产业发展的载体,只有产业和城市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才能真正把“以港兴城、产业强区”的发展战略落到实处。

涵江不仅拆得快,建得更快,短短几年,新城崛起。接下来,将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以更好适应现代产业发展和提升人民生活幸福指数为取向,把这场初步告捷的城市建设翻身仗打下去,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打造全省最宜居的城市之一。

在完善旧城片区改造的基础上,涵江区将提速开发塘北片区、兴涵水都及国际商贸片区,结合“退二进三”改造,发展城市综合体、现代商务圈、城市休闲区,加快西部新城兴起。同时,全力推进城涵第三通道、片区路网、福厦路外移等重点工程建设,加快构建互联互通的城市交通格局,突破城涵对接的交通制约,快速融入全市主城。

“十三五”期间,涵江区还将全面提升城市功能配套水平,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繁荣城市经济,并突出强村富民,着力促进城乡一体化。

着眼惠民生,着力补短板。涵江区将更多资源向民生倾斜,做好精准扶贫工作,坚持民生工程普惠均等……只有让群众感受到发生在身边实实在在的变化,才能真正体现发展为人民、发展人民共享。

关山初度尘未洗,策马扬鞭再奋蹄。站在更高起点上,涵江有信心、有理由,也有能力实现新一轮发展。乘势跨越,再展宏图!一座现代化滨海产业新城正在兴化湾南岸冉冉升起!

涵江区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