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祖芬和她的“妈祖信俗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研究”

  • 湄洲日报  

由莆田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教授陈祖芬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妈祖信俗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研究”,去年10月通过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组织的专家鉴定,其最终成果为同名专著含理论篇和实践篇,共计近百万字,最近由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这是莆田第一个妈祖文化方面的国家社科项目,也是福建省档案领域第一个国家社科项目。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档案学通讯》杂志社总编辑胡鸿杰在陈祖芬专著序言中说,陈祖芬的科研成果为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理论、拓展妈祖文化的研究范围、唤起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作出了贡献。课题成果也得到了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和各级档案部门的认可,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影响,为确立莆田市的世界妈祖文化研究中心地位作出了贡献。

1996年,从武汉大学毕业的陈祖芬到莆田学院从事教学工作。十年的本科到博士的档案学基础经历,令她自信在档案上有专业的优势;她又是土生土长的莆田人,熟悉妈祖信俗,研究妈祖文化有着地域的优势,而目前这两方面优势兼具的人还不多,她觉得自己选择的妈祖信俗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研究这个方向是对的。

由于课题时间跨度大、学科涉及面广、研究方法多样、调研工作量大,陈祖芬不但要大量阅读档案学、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文献,还要全面了解妈祖信俗、口述实录等方面的与课题有关的知识,同时进行田野实地调查。陈祖芬无法用一个简单的数字来说明自己的工作量,她说仅仅是查证过来的碑文资料的逐条著录整理就内容众多,包括碑是哪年的、主要内容、关键词、存在地、现在还在不在、重要意义、作者等等,几百块碑,都要逐块逐条一一列出来,这里面只要有一点点的存疑,都要多方查证,直到无误。“可能上个月还在爬梳古代的文言文、辨识大篆,这个月就要赶上现代数字技术的快车;可能前段时间还扎在书堆里苦苦钻研理论难点,这段时间就要接人间地气,奔赴妈祖宫庙进行田野调查。”陈祖芬说。

对16位妈祖信俗相关人员进行访谈,形成口述访谈文字实录,无疑是这个课题的亮点和创新点,这也是陈祖芬在课题申报中提前就安排的内容。她计划采访不同类型“妈祖人”对妈祖信俗的看法,他们亲历的与妈祖信俗有关的事件,他们掌握的与妈祖信俗有关的技艺,他们在妈祖信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过程中的所作所为等,以建立起妈祖信俗口述档案。

访谈环节,选择合适人选是第一关。陈祖芬考虑到选择不同级别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代表、普通的传承人代表、专家学者代表、宫庙负责人代表,以及部分对妈祖文化事业有特殊贡献的代表。第二关就是地域上的考虑,决定以莆田本地为主,兼顾省内外各地,尤其是台湾等地的代表。

刚开始,陈祖芬选了3个有代表性的宫庙负责人进行预访谈。访谈前她着手做好妈祖信俗相关知识准备、受访者背景资料准备、访谈提纲制定、采访内容拟定、访谈物资准备……真正进入访谈阶段,陈祖芬发现不可预见的影响因素还真不少:受访人的口才、受访时间、受访地点、受访内容……也许一个小细节,就可能直接影响访谈的结果。为了约访台湾的一位代表,陈祖芬曾以参加学术会议的名义申请赴台,但是手续居然迟迟没有办下来,最终没去成台湾。

在口述实录人物中,时任湄洲岛管委会主任、现在是莆田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的唐炳椿,无疑是传承妈祖文化的特殊人物。唐炳椿经历过无数关于妈祖信俗的大大小小的事,他知无不言,而且能把每一个细节、人名记得清清楚楚。唐炳椿主要谈了妈祖祭典的重新编排、祖庙新殿建筑群规划设计、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的成立、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两度来到湄洲岛慰问演出、妈祖信俗“申遗”过程、《两岸一家亲》的创作过程、他对湄洲岛未来的规划,每件事的始末都得到清晰的呈现。

对16位“妈祖人”的口述访谈,形成了16份口述访谈文字实录,加上16篇长短不一的访谈后记,最终成为超过60万字的实践篇。

课题顺利结题,专著也已付梓,但陈祖芬并没有停下脚步,她还在为妈祖文化而奔波。据她透露,虽然课题顺利结题,但三年来的课题调研,自己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掌握了大量的资料,形成的成果不止这即将出版的同名专著,还有一部分调研成果,并没有列入已提交的课题成果中,她正在做进一步的细化补充,准备再出一本有关城厢区宫庙的文献书籍,算是课题附加延伸的研究成果。陈祖芬笑称,这种自我增加工作量的做法是她常用的,“我甘心这样‘自讨苦吃’。”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