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十三五”旅游业发展重点探讨

  • 湄洲日报  

“十三五”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发展阶段,随着《旅游法》、《国民旅游休闲纲要》的实施,国务院《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将推动我国旅游业转型升级,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莆田市旅游业发展也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从国家层面看,我国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旅游需求更加旺盛,旅游业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为旅游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旅游业发展重要讲话中指出,“旅游要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提供重要推动力”。近几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2009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中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2014年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旅游业发展对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确立了坚持融合发展,推动旅游业发展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结合的发展思路;确定了积极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让广大游客游得放心、游得舒心、游得开心,在旅游过程中发现美、享受美、传播美的发展目标;明确了推动旅游产品向观光、休闲、度假并重转变的发展方式。国家的宏观政策对 “十三五”旅游发展将起到引领作用,对我国旅游业发展将产生深刻的影响。

从福建省层面看,福建成为“一带一路”核心区和“福建自贸区”的战略机遇,发展海峡旅游上升为国家决策,对台旅游成为联系海峡两岸的桥梁与纽带,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的全面实施,开启了两岸关系发展的新阶段,为深化闽台旅游交流合作迎来新机遇。莆田市“十二五”旅游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交通改善带来区位优势,政策支持带来旅游发展环境优势,经济发展带来投资优势等,莆田市“十三五”旅游业迎来了大好的发展背景,将推动旅游快速发展。

莆田市“十三五”旅游发展重点:

一、推进旅游产品升级,构筑大旅游空间格局

以提升景区品质为核心,以申报4A、5A级景区为载体,推进旅游产品品质提升。

(一)确立三大品牌定位

1、世界妈祖文化中心的国际旅游岛。充分发挥妈祖文化的世界影响,以“海上丝绸之路的保护神——妈祖”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起点”呼应中央“一带一路”的对外发展战略,做好朝圣和滨海度假两篇文章,拓展南日岛、妈祖城,实现朝拜与度假的功能互动,打造国际旅游岛。

2、东方工艺美术文化旅游之都。充分发挥莆田工艺美术综合优势,进一步强化特色培育、业态创新、政策扶持,深入推动工艺美术文化旅游发展,构建国内著名的工艺美术旅游体验产业示范区与旅游工艺品集散地。

3、南少林禅武文化旅游胜地。以南少林为核心品牌,恢复和提升南少林寺禅武文化在全国的影响力。链接广化寺、龟山寺、囊山寺、九座寺,以寺庙为中心,在景区周边开发禅修习武、禅茶、禅药及养生文化等产品,打造南少林禅武文化旅游胜地品牌。

(二)提升十大旅游产品品质

整合莆田旅游资源,集聚旅游要素,优化旅游产品结构,着力打造“十大特色旅游产品”,完善莆田市旅游产品体系。

1、妈祖朝圣旅游产品。以妈祖文化为灵魂,湄洲岛为核心,包括妈祖城、妈祖阁、妈祖出生地等,依托世界妈祖文化中心、湄洲妈祖祖庙、妈祖信俗世遗为载体,通过妈祖朝圣、民俗演艺、寻根祈福、文化体验、旅游节会等形式,打造国际知名的妈祖朝圣旅游产品,提升旅游产品核心竞争力。

2、工艺美术文化旅游产品。以工艺美术城、中国古典工艺博览城等4A景区为核心,整合中国仙作工艺走廊、上塘珠宝城、油画城等,发展商务、收藏、赏艺、观光、体验游,打造国内著名的“东方工艺美术文化旅游之都”工艺美术文化旅游产品,吸引国内外游客。

3、禅宗文化旅游产品。以南少林为核心,包含广化寺、九座寺、梅峰寺、龟山寺、囊山寺、国欢寺等,发展武术文化观光体验、宗教文化体验游,提升南少林的品牌影响力,打造国内知名的南少林禅宗文化旅游产品。

4、生态养生旅游产品。以九鲤湖、九龙谷为核心,包含夹漈草堂、菜溪岩、麦斜岩、仙水洋等,依托“山区绿色生态带”布局生态养生旅游活动项目。发展山水生态养生旅游产品,提升生态度假、康体养生、保健养老,打造海西著名养生旅游品牌。

5、红色生态观光旅游产品。以闽中革命司令部红色教育基地为核心,整合永兴岩、瑞云山,发展红色生态观光旅游产品,打造海西著名红色旅游品牌。

6、历史文化旅游产品。以古谯楼、木兰陂、三清殿等古建筑,蔡襄、郑樵等历史名人,莆仙戏等民俗文化为代表,发展莆田历史文化旅游产品。

7、荔林水乡旅游产品。以绶溪公园-涵江出海口20公里荔林水乡为核心,依托绶溪公园、白塘湖、土海生态湿地公园和“五山”公园等,发展宜居莆田荔林水乡旅游产品。

8、滨海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以湄洲岛、南日岛为核心,包括周边岛屿等,依托湄洲岛国际旅游度假区、南日岛海滨休闲度假区、天云洞旅游区,发展滨海观光、滨海度假、海上垂钓、海上运动、海滨浴场、休闲渔业、海洋文化体验等旅游产品,发展滨海休闲度假旅游产品。

9、乡村旅游产品。以省级乡村旅游点为核心,依托省级“五大旅游名镇”与省级“十大旅游名村”,发展乡村旅游产品。

10、温泉养生旅游产品。以御庄园温泉旅游为核心,打造萩芦溪沿岸温泉旅游带,开发莆田城区温泉旅游和仙游温泉旅游,发展温泉养生旅游产品。

二、推进旅游产业融合,构建大产业发展体系

深化产业融合,提升特色旅游产品,培育旅游产业链条,发展旅游新业态。

(一)文旅融合,培育创意旅游产品。推进旅游产业与以古典木雕家具、银饰、油画等工艺美术等文化创意产业融合,深化“工艺美术之都”旅游品牌。

(二)农旅融合,做强乡村旅游产品。探索旅游驱动型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推进旅游与城乡一体化、幸福家园、美丽乡村建设的融合发展,发展乡村生态休闲、农业观光体验旅游产品。

(三)工旅结合,发展工业旅游产品。鼓励三棵树、才子、LNG、雪津啤酒等大型工业企业,建设旅游设施,发展工业旅游产品。

(四)海旅融合,创新海洋旅游产品。深入整合湄洲岛、妈祖城、南日岛、滨海渔村等滨海旅游资源,推进旅游产业与海洋产业的融合。

(五)医旅融合,开发新兴旅游产品。推进旅游与医疗产业融合,发挥莆田民营医疗资源优势,促进医疗健康产业发展,发展健康体检养生医疗旅游产品。

(六)旅游地产,发展养老旅游产品。发展在景区周边延伸开发与养生文化、养老相结合的旅游地产,缓解城区供地压力,促进城市向乡村延伸。

三、推进旅游设施建设,培育大旅游服务体系

树立“大服务”理念,完善莆田市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升莆田旅游接待和综合竞争力。

(一)推进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推进旅游信息化建设,建设“数字莆田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网络服务系统,开通政务版网站和公众版网站,搭建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加入福建省欣欣旅游网新媒体智能发布系统,融入全省旅游公共服务平台,实施旅游资源手机上网工程,实现旅游景区和宾馆酒店信息手机上网功能,提升旅游信息服务水平,实现智慧旅游。

(二)推进旅游交通便捷服务体系建设。以大交通支撑大旅游发展,推进景区“最后一公里”旅游公路建设,构建全市主要景区至高速路出入口30分钟旅游交通圈,建设从中心城区、交通枢纽中心通往景区,贯通景区之间的莆田旅游交通公路网,形成公路、高速公路、铁路、水路运输等四位一体的运输网络。

(三)推进惠民便民旅游服务体系建设。采取多种措施共建莆田惠民便民旅游,提升惠民便民旅游服务体系,重点推进免费旅游公共服务设施,扩大免费旅游的场所范围、时间限定以及受益人群,发挥旅游发展的外部经济性,实现旅游福利的普惠。

(四)推进旅游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全面实施“安全旅游目的地”建设战略,构建全市多层级、网络化的旅游安全管理体制,推行“责任到岗、责任到人”的旅游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建立完善的旅游安全监督检查机制,合理布局旅游应急救援和事故应急处理点,创新旅游综合保险和赔付机制,塑造“平安莆田”的旅游形象。

(五)推进旅游行政服务体系建设。理顺旅游、交通、园林、国土、林业等主管部门对各类旅游区管理的权责边界、协调机制,加强旅游行政管理;完善莆田市旅游产业发展政策,构建“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经营、全民监督”的市场机制,推动旅游标准化体系建设,提高旅游服务质量,营造良好的投资氛围,提高各类资本投资旅游和旅游公共服务的积极性。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