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城区着力发展现代农业促农增收

  • 湄洲日报  

图为农业部门工作人员在绿都合作社蔬菜基地上查看新品种生长情况。

连日来,北高镇挂钩干部在莆田国际珠宝产业园施工现场,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目前,该项目桩基施工进展顺利。

朱崇飞 摄

2015年国家深化农村改革、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政策措施实施后,作为我市南北洋中重要一环的荔城区引来重大机遇。

该区立足地理优势,加快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方向,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不断提高服务“三农”水平。

目前,荔城区有耕地总面积14.24万亩,其中水田10.58万亩、旱地3.66万亩,耕地流转面积7.2万亩。2014年全区农作物播种面积29.35万亩,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近3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600元。

■加快土地流转步伐

推进农业发展“规模化”

连日来,在黄石镇定庄村一片600多亩的蔬菜基地上,附近的村民正在田间劳作,这片基地是永祯农牧发展有限公司承包经营的。

“土地流转后,比自己种田划算多了。”村民林美玉告诉说,自家有1亩地,土地流转出去后,每年除了收取1200元租金外,还可在家门口就业,受雇于承包土地的公司,一天可得80元的工资收入。林美玉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自己种田,一亩田一年最多只能赚五六千元,还不能遇上台风、暴雨等恶劣天气,也不能遇到不好的蔬菜价格行情。而把地租出去后,给公司干活,一年至少可赚2万多元,且不用承担任何风险。实行土地流转,公司和农户都得到了好处。

近年来,荔城区坚持把土地流转作为深化农村改革、发展现代农业的切入点,搭建平台,全力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区土地流转率达50%。在不断完善土地流转服务体系上,荔城区今年11月开始对四镇二办123个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确权登记颁证,涉及农户9.1万户,土地14.24万亩,积极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以多种方式承包土地,有效推动土地流转,促进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有力推动全区现代农业的发展。

“土地流转可推进农业发展规模化,便于集中经营管理,提高土地的产出率。”荔城区农业局局长蔡黎明介绍,全区现有蔬菜专业户1400多户,其中年种植规模在100亩以上的有200多户。在全区23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下,从2002年建区时年播种面积9.5万亩次,总产量30万吨,产值29500万元,发展到2014年播种面积15.54万亩次,总产量达47.31万吨,产值121913.79万元,占农业总产值73.92%。

此外,荔城区通过土地整理,改善了农田交通运输、水利灌溉条件,运用机械化生产替代人工耕作,提高农民的种田积极性。在黄石、新度、北高、西天尾开展农用土地整理项目,目前整理开发土地项目共17个,其中已竣工验收11个,整理面积4.87万亩。旧村复垦项目5个,正在实施3个,预计新增耕地面积611亩。

■推广农业“五新”项目

增强品牌建设生命力

位于北高江边村的莆田市绿都蔬菜专业合作社的400多亩胡萝卜基地上,农户正通过“水肥一体化”给胡萝卜施肥。

据合作社理事长陈嘉雄介绍,传统的浇水施肥方式需人工执行,一亩地就得花费一两个小时。如今,通过“水肥一体化”施肥,从单一浇水变为既能浇水又能浇营养液,降低了化肥和农药残留对土地的危害,改善了土壤结构,病虫害发病率明显降低。同时,既节省了人力物力,又节水节肥,增产增效。另外,合作社每年还会引进一些新品种,积极使用一些新型肥料、农药,提升农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

“农业‘五新’(即新品种、新技术、新肥料、新农药、新机具)项目已在荔城区示范推广多年,取得良好成效。”荔城区农业局办公室主任肖庆龙介绍道,每年区财政配套补助资金150万元用于农业“五新”示范推广,该模式以农民合作社为载体,以“专家+龙头企业+示范基地”为抓手,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如,在水稻生产上推广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大大节省了劳力,生产效率成倍提高。

据悉,2014年全区共引进试验、示范、推广优质高产农作物新品种34个,先进实用农业新技术14项,节本增效新肥料2种,安全高效新农药4种;建立核心示范片32个,示范面积7051亩,总投入1991.22万元,增收1250.63万元;辐射面积2.22万亩次,增收2865.35万元,累计增收4115.98万元,成效明显。

“五新”项目是荔城区现代农业建设项目的亮点之一。2014年,在推进现代农业建设项目中,该区已建设各类蔬菜大棚225亩、农业采摘园2个、蔬菜水肥一体化及微喷设施700亩、在建农产品初加工冷藏库1600吨;发展林下经济170亩,其中麦冬70亩,金线莲60亩,铁皮石斛20亩,灵芝20亩;推进畜禽标准化养殖,7个规模养殖场通过农业减排认证。

另外,荔城区不断培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等蓬勃发展。目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23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5家、市级16家;国家级生猪标准化示范场1家。积极引导发展专业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社,重点推进以合作社管理规范化、生产标准化、产品品牌化为主要内容的示范社建设行动,现有在册的种植业、养殖业等农民专业合作社198家、家庭农场9个,其中市级以上示范社20家,逐步形成集约型、规模化、标准化的特色农业发展格局。

■突出农产品质量安全

促进农业市场竞争力

眼下,荔城区正在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更是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该区不断健全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投资270万元创建区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检测站,镇街配备农产品质量快速检测仪器。

为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建立产品质量可追溯平台,定期对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超市、合作社等主要农产品进行质量抽检。全区已进入农产品可追溯平台企业9家。对条件成熟的企业(合作社),鼓励、引导其开展无公害、绿色食品等认证,提高“三品一标”认证率。目前认证绿色食品16个,无公害农产品7个,无公害产地认证基地8个。同时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强化标准化果园、菜园、养殖场等设施建设,以统防统治、绿色防控、测土配方施肥农业技术为推广重点,大力推广应用现代农业技术,大幅减少农业投入品的污染源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强化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使用的监管,严厉打击销售、添加或使用违禁物品的不法行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蔡黎明说,在畜牧业方面,加强“瘦肉精”监管整治。强化养殖环节、屠宰环节监管,建立生猪出栏无“瘦肉精”承诺制度和严格产地准出制度,扩大监测范围,提高检测频率,严禁含“瘦肉精”等违禁药物的生猪出栏或屠宰。在渔业方面,指导帮助养殖单位完善养殖生产“三项记录”(生产、渔药、销售)制度。

据悉,该区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做好农产品质量抽检工作。今年共完成蔬菜、水果农残检测:省级检测样品27个,市级实验室检测样品66个,区级速测样品1000个,镇级速测样品396个,企业自检速测样品510个;生猪“瘦肉精”检测合格率达100%;检测农业投入品(包括农药、肥料、兽药、种子、饲料)样品达144批次。严把生猪检疫关,实施屠宰检疫肉猪92736头,产地检疫生猪22560头,规范实施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化尸池)2999头,为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区打下坚实的基础。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