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中国(莆田)南少林武术文化节即将举行

  • 湄洲日报  

南少林武术与北少林一脉相承,禅武齐名,有“南拳北腿”之说。第五届中国(莆田)南少林武术文化节即将于11月8日至11日举行,莆田南少林寺武僧作为东道主,将在文化节期间向各路英雄豪杰展示精彩的南少林功夫。那么,该寺武僧平时是怎么练武的,在哪里练?几经周折,这天,我在南少林寺方丈空性的允许下,走进该寺武僧从不对外开放的练武禁地探秘。

莆田南少林寺已有千年历史,是中国宝贵的禅宗文化遗产和少林南拳的发源地。相传河南嵩山少林寺13位武僧帮助唐太宗统一中国后,唐太宗赐予“僧兵”称号,并准许在全国各地建立10座分寺。据考,位于荔城区九莲山的林泉院,就是少林寺10座分寺中较早创建的分寺之一。因其规模宏大(占地约3万平方米),武风鼎盛,影响南中国,故也被称为南少林寺。该寺于清初被清兵焚毁,但其丰富武学却在民间被广为传承。在莆田,鹤拳、罗汉拳、梅花拳、洪拳颇负盛名。南少林武术已经被列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南少林寺武僧总教练门正法师告诉我,少林武僧没有外面说的那么神秘,其实除了练武,有时候也会使用手机上网,也有自己的“朋友圈”。

因门正法师忙着筹备文化节,他特地让其徒弟、该寺武僧团教练祖净带我去南少林寺禁地。

祖净是安徽阜阳人,今年19岁,不过他13岁就到南少林寺学武,对南拳了如指掌。他对我说:“本门禁地除了武僧平时在那里练武外,就很少有人到过。你算是个例外。”说完,他带着我穿过大雄宝殿,走进一条山路。不一会儿,我们来到一片草木丛生的山地。

眼前已经无路了,练武禁地在哪呢?祖净说,要穿过这个山腰,才可以到达武僧练武的地方。说着,他伸手掀开草木,健步如飞地往前走。我迟疑了一下,赶紧在后面气喘吁吁地跟着,生怕迷了路。

大概过了20多分钟,突然柳暗花明,映入我眼帘的是一片开阔地。一批穿着橘黄色僧衣的武僧有的站在草地上打拳,有的站在梅花桩上过招……他们扎稳马步、握紧拳头、夹紧两臂、收腹敛臀,伴着呼喝声,忽而做虎形,忽而做鹤步。其逶迤而行,拳风猎猎作响,俯仰之间,大有激荡风雷之势。虽然这天天气阴冷,我因衣着单薄而冷得发抖,但他们个个都是满头大汗。

怀着对少林武功的景仰,我也站上梅花桩想学几招把式。在武僧的现场指导下,我扎起马步,比划招式,可没过多久,我的腿就开始抖动了。祖净说,少林武术基本功包括腿功、腰功、肩功等,非一日所能练成。

山坡上还有座草寮,这是武僧们自己就地取材建的,作为休息和武学交流之地。我跟随祖净穿过一片树林,才来到草寮。草寮边上别有洞天,还有一批武僧在此练武,真正的南少林寺功夫在这里都可以看到。几口铁锅,是武僧用来练习铁砂掌的,只见几名武僧站在铁锅面前,双手往装满沙子的铁锅里插,每次双手插进去都会大声吼叫,气势凌云;不远处,3名武僧倒挂在一根被固定在两棵树中间的木头上,双手合十,正在练习吊功;还有一些在木人桩边上练功,“嗬”“哈”之声响彻山林……

祖净说,北派武术的特点是舒展大方,南派武术的特点是动作紧凑,手法灵巧。实际上,拳法里少不了腿法,腿法里也少不了拳法的配合。

作为武僧教练,祖净不时上前指导,纠正动作。他说,目前南少林寺有武僧50多人,最大的16岁,最小的7岁,其中不少武僧出国表演过。他们来自全国各地,因与南少林寺有缘,从小在这里习武。长大后,他们可以自由选择是去是留。武僧们每天早上5点20分起床练功,上午学习文化课,下午学习南拳,包括传统武术、套路等。平常在舞台上看到武僧们表演的开棍、开钢板、缨枪刺喉等硬气功,至少要习武2年以上,还要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门训练,不然会受伤。

祖净说,南少林武术一路走来,努力吸收传统南拳的精髓,同时结合寺院文化,以佛法为魂,禅法为基,禅武合一,内外兼修,逐渐形成了古朴阳刚、步稳势裂、灵活多变、以气催力、以声助势、攻防兼备的南少林禅武文化。南拳处处奥妙,每个武僧一般专攻自己的单项,如熟练虎拳、鹤拳、龙拳、螳螂拳等,再练习一些集体的刀、剑、棍等。

傍晚时分,寺庙里传来打更的声音,意味着武僧们的训练即将结束。祖净站在武僧们面前,对训练进行了点评。他希望大家能够提起精气神,努力训练,认真对待即将到来的“武林大会”。

下山时,武僧们双手合十,穿梭在山路中,飘逸而下……

此时,我的脑海里又浮现出《少林寺》主题曲:“少林,少林,有多少英雄豪杰都来把你敬仰;少林,少林,有多少神奇故事到处把你传扬。精湛的武艺,举世无双,少林寺威震四方……”



  图①:武僧们融入自然,调整吐纳心法。
  图②:倒挂金钟,禅武兼修。
  图③:教练在纠正武僧习武动作。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