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老人刘生艮:“冲锋号一响就杀过去”

  • 湄洲日报  
 
 

图①:刘生艮在看抗战题材电视。

图②:即使手劲不足,记性不佳,刘生艮也会抽出时间来写字。

图③:修剪花草,已成为刘生艮生活的一部分。

这天,在仙游县鲤城街道仙糖社区干部的带领下,我前往探访抗战老人刘生艮。

刘生艮住的是砖瓦结构的大楼,屋子不算宽敞。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长椅上堆得满满的报纸材料,再次便是正对门口位置的电视机,此时屏幕内正播放着一部以抗战为题材的电视剧,刘生艮坐在椅子上,一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剧情,一边在面前矮几上一张纸上写写画画。

走近后,我发现纸上用繁体字写着剧情里涉及的部队、作战地点等,出现最多的是“人民解放军”这几个字。他写得认真而缓慢,从字里行间可见其对人民军队的爱戴和怀念。“现在老了,很多字都忘了怎么写。”见我盯着他写的字看,刘生艮不太好意思地说,现在手脚不灵活了,他已经很少写字,字也写得没以前好了。

1925年出生的刘生艮,是安徽省芜湖人。他告诉我,1944年,只有19岁的他,入伍新四军第7纵队19师,跟随部队主要在皖江一带同日本鬼子作战。那个时候,他们配备最好的武器便是红缨枪、手榴弹、大刀三组合,在战场上,当子弹打完了、手榴弹扔完了,就直接抡着大刀上,也要多杀一个日本鬼子。

“那个时候年轻,在战场上只知道,冲锋号一响,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提着枪杀过去。”刘生艮说,在他参加的抗日战役中,让他记忆犹新、打过最痛快的是在皖江一带作战时,他们仅仅用了1个小时就将敌人全部打跑了。那个时候,他所在的部队多为一些有战斗经验的老兵,在他们的带领下,号角声一起,根本不会去在意敌人有多少,只知道杀敌,将敌人赶出我们的家园。

在跟我聊天中,说起一些他当年参加战役的地点时,怕我听不懂,他就将地名写在纸上,再拿给我看。

刘生艮说,初入伍的新兵们刚到战场,面对敌人,还会害怕,但跟着有战斗经验的老兵在战场上摸爬滚打,打了几场战后,心里就不会害怕了,只有一腔热血和对敌人的深深仇恨。因为武器装备不精,加之作战地点多在山区,所以虽然他们是正规军,却也只能同敌人打游击战。1945年8月,他所在的部队将日本鬼子从皖江一直打到山东,最后在山东宁城将一支鬼子队伍全部包围了起来。正打算剿灭时,恰逢日本投降,他们也就只能围而不攻,送敌人离开中国。

他说,日本投降后,他随部队参加解放战争。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他所在的部队有一部分兵员被调往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役,而他同少部分被留下的人,被调到73师炮兵团当卫生员,从江苏一路南下到福建厦门,准备攻打台湾。到厦门后,他随军备战。眼见着马上就要对战,后来没打成,他就留在厦门93师卫生营,1958年转业到莆田糖厂。1962年,仙游糖厂人员不足,向莆田糖厂借调人员,他被调到了仙游,之后一直在仙游糖厂工作,直到1997年离休。

离休后,一有闲暇,刘生艮便会看看书、读读报,看些抗战片,顺便种养花草怡情。对于如今的生活,他很满足,也感到很幸福。他说,对于他们这些真正参加过抗战的人来说,更能明白现今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和平生活是革命先烈用鲜血铺就的,最近热播抗战题材电视剧,除了让他回想起那段艰苦岁月,更希望子孙后代都能铭记历史,记住他们的付出,不忘国耻,爱我中华。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