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中抗日办事处旧址

  • 湄洲日报  

闽中抗日办事处旧址最早设在莆田城关西岩广福寺,坐落于城厢区龙桥街道田尾新村208号,1940年2月移驻沿海忠门王厝村。

1937年9月,中共闽中工委根据国共双方和谈协议,在莆田城关西来寺(即西岩广福寺)设立抗日办事处,便于与国民党方面联系,商讨共同抗日有关事宜,由方子明负责。

1937年11月中旬,国民党驻军第80师以金门沦陷、闽南告急为由,把闽中游击队改编的独立大队调离莆田,进驻泉州承天寺。1938年3月,国民党顽固派悍然发动泉州事件,谋害了中共闽中工委和独立大队负责人刘突军,并将独立大队包围缴械。后在中共福建省委和新四军福州办事外的多方努力和交涉下,国民党当局不得不答应交还被缴的武器和独立大队编归新四军,开往皖南前线抗日。

1939年,国民党又推行“溶共”、“防共”、“限共”政策,并陆续颁布所谓“限制异党活动”的一系列反动法令。面对这种局面,中共闽中地方组织一边在庄边宁里举办训练班培训抗日干部,一边派张伯庭等同志到莆田沿海开辟新的抗日根据地。1940年2月,闽中抗日办事处移驻沿海忠门王厝村,在山区游击活动的游击武装力量也调派到莆田沿海工作,进行抗日救亡宣传,发展抗日力量。由于群众抗日热情的高涨,引起了国民党的恐慌。同年7月17日,莆田保安团调两连兵力,包围了王厝村,由于寡不敌众,张伯庭、蔡文焕等率队从后山撤退,保安团把抗日办事处几座民房烧毁,并对周围几个基点村进行洗劫和摧残。为此,党的抗日力量只得向海岛前线转移。1940年8月,张伯庭抽调抗日办事处部分骨干参加长乐抗日斗争,剩下的武装力量挺进到与敌伪仅一水之隔的南日、黄瓜等岛屿和平海湾突出部地带活动。抗日办事处也随之撤销。

闽中抗日办事处旧址城关西岩广福寺原为明礼部尚书陈经邦别墅,其孙陈钟岱于明末抗清失败后在此削发为僧,并改别墅为西岩广福寺,清代重建。该寺坐东朝西,分前、中、后3座。前座为张琴书的“西岩广福寺”石匾的山门、金刚殿、钟鼓楼;中座为正中祀释迦牟尼佛,两旁为侍者,左边为韦陀,右边为伽蓝,两侧为十八罗汉的大雄宝殿;后座中为观音殿,左为地藏王菩萨殿,右为极乐清凉,左室为祀无了和月中、体玄禅师的祖师堂,右室为祀国师、礼部尚书陈经邦(1537-1616)的功德堂。两厢以走廊相连,有祖师堂和极恩堂以及僧舍斋房等。 市委党史研究室

闽中抗日办事处旧址──西岩广福寺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