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衣食住行看黄石镇城镇化进程

  • 湄洲日报  
  近日,笔者在荔城区黄石镇采访,感受到一股势不可挡的城市气息:车水马龙的商业街、高楼林立的住宅区、各种口音的人流、南北风味的美食、高速飞驰的动车。一张张闪着金光的商贸名片:工艺美术城、鞋业服装城、商贸物流园、黄石工业园区、海西网贸产业园、德信商业圈、ECO健康城、鑫和·地王广场,不由让人感叹,无论是商业业态,还是居住环境,这个常住人口近20万的行政镇一马当先,向着“宜居宜业”城市稳步生长。

考量一个地方是否宜居,最简单的一个指标是它能否为居民提供快捷便利的衣食住行服务。这道题目上,今天的黄石镇无疑能够交出一份漂亮的答卷。
  在集镇中心的“东井街”商圈,用“摩肩接踵”来形容这里的人流量丝毫不为过,无论白天还是夜晚,东井街都是人声鼎沸,一派火热的市井景象。市区里有的服装牌子,这里也几乎都能找得到,从婴幼儿用品到老年人服饰、从休闲服到运动装,各个年龄段、各种风格和档次的服饰鞋袜一应俱全。据东井街一家服装店老板介绍,因为集中经营,东井街店铺的租金炙手可热,繁华景象可见一斑。
  作为鱼米水乡,黄石自古出产丰富的蔬菜产品、海产品,凭借便利的流通条件和成本优势,黄石本地市场销售的时令果蔬售价往往低于其他地区,临近乡镇的居民专程到黄石来购物消费已是常态。在涵黄公路黄石段两侧,沿路大小规模的酒店、饭庄比比皆是,光是以“鱼”为主要食材的饭店就有几十家;而土生土长的“东甲小杂海”更是当地人情有独钟的家常菜。近几年,随着外来人口的不断增多,黄石镇的“夜宵”文化也不断发展变化,“东井街”成了不夜街,夜晚子时过后,这里依然有操着各地口音的食客在街头食兴正浓,烧烤、大排档、热面、冷面、烩面、酸辣粉等来自全国各地的小吃,与莆田卤面、炝肉等竞显美味。
  早在2008年,黄石镇就有了高层商住楼,发展到今天,黄石镇已有多个商住楼盘,不仅黄石本地人在集镇中心购房居住,相邻乡镇的居民和在这里就业的外来人口也把在黄石买房视为“进城”标志之一。一些配套比较完善的安置房也成为购房热点,位于黄石工业园区的院前安置房小区,近几年先后配套建设了休闲公园、幼儿园、小学、银行自助取款机、生鲜超市、公交站等,安置房不但俏租还热卖,一套装修过的二居室月租千余元并不新鲜。据了解,这里的房子最低售价每平米4000元。除了住房条件和观念改变,这几年,黄石镇还建起了东方猎狼、冠豪等集商务、休闲、居住多功能星级酒店,来这里办事或游玩的客人可随时入住。
  去年,荔城区集中精力对黄石境内的河道、沟道进行综合治理,除了采取清淤疏浚、岸坡整治、水系连通的传统河道整治措施外,还同步实施了生态治理、景观绿化工程、恢复河道功能的同时,还为沿岸百姓开辟了一个休闲健身的新去处,居住配套环境大大改善。在和平河支流金马沟可以看到,河水清澈见底,两旁的鹅卵石、仿木桩护岸以及草泥等土石方仿生态护坡,共同构建了一个清新自然的居住新生态。
  说到出行,黄石镇自古就是莆田通往沿海各地的必经之路,近几年,随着福厦高速公路、向莆铁路等立体路网及境内“六纵六横”密集路网的不断完善,黄石镇向外辐射沿海区域,向内临近中心城区。
  承载着得天独厚的优越区位以及交通枢纽地位,近年黄石镇注重发挥铁路中心站、高速路出口站的枢纽辐射,加快构建以现代商贸、现代物流为支撑的现代服务业体系,海西网贸仓储基地、双赢物流等项目先后建成投用,带动电子商务等相关行业聚集发展,交通优势正在转化成为经济增长优势。

黄石集镇中心近貌

图文推荐